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9-04 04: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张慧(湖南工商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高度重视,从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要完善法治建设规划,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和服务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为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为此,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其核心要义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在我国,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高度统一。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科学认识新形势下经济工作的特点,依法做好市场经济的总体规划、科学决策,从而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市场经济活力。

  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和方面。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要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坚持法律至上,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尊重市场规律,保障市场主体平等,将法治的保障作用落到实处。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不断将市场经济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进入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快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提供法律支撑。

  将法治建设贯穿市场经济建设始终,确保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注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特点的探索,统筹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将法治建设贯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各个方面,维护市场主体权益、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促进公平竞争,不断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其中,维护市场主体权益,就是要依法确立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确保市场主体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市场经济中自主参与经济活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规范市场交易,其要义是通过法律法规保证契约有效执行。市场经济中的大量交易行为是靠契约维系的,而契约的有效执行则依靠法治支撑。只有制定规范的法律制度并有效执行,才能确保契约有效、交易完成。促进公平竞争,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实现优胜劣汰,合理配置资源。只有始终依法保障竞争公平,才能确保市场经济在竞争充分的基础上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两个毫不动摇”是党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丰富和发展。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加强法治对公有制经济的保障,重点集中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服务,加强治理的法治化、透明度和公信力,加强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切实维护国有资本安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加强对民营主体的保护,注重在减轻民营企业负担、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难题、创新拓展公共法律服务和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着力。与此同时,还要以法治方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依法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产权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制度,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另一方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规范政府权力,既要依法简政放权,防止干预过多,又要依规行使监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的水平,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4日 11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