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邵凤丽(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在文人墨客笔下,秋月可以玩、可以赏,可以寄托相思与眷恋。唐代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朓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可知玩月之风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开始,谢灵运的《怨晓月赋》、鲍照的《玩月城西门廨中》、谢庄的《月赋》都是玩月佳作。到了唐朝,社会文化空前开放,玩月、赏月更加风行。
唐人对月亮的喜爱几近狂狷。有人借月思亲念友、眷恋故土,有人感叹世事多艰、年华易逝,有人感伤怀才不遇、仕途沉浮,更有人高呼“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在唐人眼中,月亮变化万千,有凉月、素月、松月、清水月、关山月等。唐诗中歌咏月亮的佳作众多,杜牧的《秋夕》,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都是经典之作,当然还有妇孺皆知的《静夜思》。李白对月亮情有独钟,被称为“月亮诗人”,他的诗三分之一以上都与月亮有关。李白爱酒,明月便是他的酒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重友,明月便会带去他对友人的关心。“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是当年李白得知王昌龄被贬官后,特意写下的,希望明月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关心一起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
杜牧在《秋夕》中说“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与其他时节的月亮不同,秋月总是给人一种清冷、疏离之感。“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白露时节,秋月远悬天际,带着些许清冷疏离,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悠远美感。苏轼也曾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诗人被贬黄州,清寒孤寂之时,仰望秋月,不禁感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
在古人的心目中,中秋的月色是一年中最明亮的。栖白在《八月十五夜玩月》中认为八月十五的月亮非同一般,“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张祜在《中秋月》中也说“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中秋时节也是赏月的最佳时机。究其原因,冬冷霜重,夏热云多,只有中秋月最宜观赏。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修厥玩事,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大寒,夏则蒸云大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八月是秋季中天气最适宜的月份,十五又是月圆之夜,因而此夜月色最佳。对此,刘禹锡也有同感,他在《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中说“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如水的月光洒向四面八方,天地间暑气消退,九霄明净,秋色澄澈,万物清新,杜甫好像看清了月宫中白兔的绒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中秋月色美不胜收,不容错过,否则会落下万千遗憾。“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秋月如水,秋水的温婉、纯净与秋月最配,水边、船头便成为古人赏月的绝佳选择。刘禹锡说“湖光秋月两相和”,孟浩然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裴夷直说“清洛半秋悬璧月,彩船当夕泛银河”。另外,高处视野开阔,可以俯瞰世间一切,也宜赏月,刘禹锡诗云:“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当年,唐玄宗喜欢中秋玩月,还和杨贵妃一同赏月,为了能够更好地欣赏月色,他要建一座“望月台”,后来因为爆发了安史之乱才未能如愿。有时,寺庙的清幽宁静也与秋月相配。白居易曾在华阳观邀友赏月,许浑也在鹤林寺观赏中秋月,并写道:“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
中秋月色皎洁,但处于万物萧索的仲秋季节,很容易触发人们思亲思乡的心绪。刘禹锡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夜空中一轮又大又圆的朗月,更容易勾起离人浓浓的乡愁。杜甫感叹“满月飞明境,归心折大刀”。白居易思念元稹,写道:“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苏轼与弟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明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兄弟二人共同赏月,这本是一件赏心乐事,但他后面却说:“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在苏轼的内心深处,是对相聚后不久又要分别的哀伤与感慨。
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中秋月圆之时,全天下人们最真的愿景。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2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