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西藏:擦亮非遗这张高原特色“文化名片”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西藏:擦亮非遗这张高原特色“文化名片”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4-30 06:0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光明日报记者 尕玛多吉

  西藏是文化资源大区,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形态多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西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紧紧围绕加快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目标,不断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使古老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焕发出澎湃活力,藏戏、格萨尔、藏医药、唐卡等一大批曾经散落高原的民间文化瑰宝,正凝聚成一股自信、自强的昂扬力量,成为高原敞开怀抱走向世界的一张张亮丽文化名片。

西藏:擦亮非遗这张高原特色“文化名片”

“久河卓舞”传承人尼玛(中)在西藏琼结县下水乡小学进行教学表演。 新华社发

  从传承人到传承人群 活态传承迈入新时代

  “这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是作品设计新颖、技法相当成熟,其中不少作品出自80后甚至90后青年作者之手。”

  2021年3月30日起,为期一个月的“沃塘瑰宝—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在拉萨市柳梧新区西藏牦牛博物馆开展,这次展出包括藏文书法、唐卡、木雕制作等169件作品,涉及20余种非遗项目。

  “大批年轻人成长起来,让我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光明前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勉唐派传承人、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首位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丹巴绕旦说,“我是1959年前从事唐卡绘画至今的3位画师之一,而目前全自治区能独立完成作品的唐卡画师有1000多位,其中20多岁到30多岁的年轻一代画师成为人数最多,且作品也很丰富的骨干群体。”

西藏:擦亮非遗这张高原特色“文化名片”

国家级芒康弦子舞传承人次仁旺堆。觉安拉姆摄/光明图片

  为壮大传承人队伍,示范带动相关项目活态传承和有效保护,西藏用10年时间,基本建立健全了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体系,藏戏、格萨尔、藏医药浴法3个代表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9项、96人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传承人,460项、522人入列自治区级代表性名录和传承人,2030项、1050人入选市县级名录。

  “传承人队伍建设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核心,只有拥有了一批稳定的传承人队伍,非遗保护工作才有了支点。”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二级巡视员吉吉说。

  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1.7亿多元用于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传承人群普及培训及扶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等。西藏财政投入4753.9万元,加大了对传承人群的扶持力度,先后命名159个自治区非遗传习基地,16个生产性保护基地,8个自治区非遗特色县乡村。同时,积极落实“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相关要求,举办唐卡、传统雕塑及藏戏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9期,累计培训306人。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拓宽了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子,为更多包括普通从业者在内的新一代传承人群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

  “从传承人到传承人群社会化的培养,西藏非遗活态传承迈入了新的时代。”吉吉说。

  数字化保护传承让非遗“活”在更广阔的舞台

  “截至2020年年底,随着传统藏戏《文成公主》实现数字化、舞台化,自2013年启动的西藏传统八大藏戏数字化舞台化工程已顺利完成了6部剧。”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团长边点旺久表示,传统藏戏广场化的演出形式不利于藏戏艺术的传承发展,数字化、舞台化不仅仅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等技术,为观众带来了更好的观赏体验,还通过互联网、云共享为藏戏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

  藏戏历史悠久,约起源于600多年前,是一门集歌舞、表演、说唱、文学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形成了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等四大流派和八大经典剧目。

  西藏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涵盖传统音乐、舞蹈、技艺等10个种类,主要针对传承人及其项目,通过先进技术分类整理后,全方位展示其“基因”信息,立体记录和再现其原生态风貌。非遗数字化保护不断推进,有效解决了“人走艺亡”“人亡歌歇”的难题。目前,西藏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普查建档和数字化保护工作基本完成,大批传承人的图文、音视频等全媒体资料陆续纳入统一的数据库。

西藏:擦亮非遗这张高原特色“文化名片”

西藏古籍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修复珍贵藏文濒危古籍文献。新华社发

  昌都是康巴文化腹地,康巴文化作为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康巴藏族果敢豪放的个性特征与多元文化复合的地域特色。昌都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德嘎旺姆说,作为国家首批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中唯一的少数民族试点地市,昌都已完成对芒康弦子、丁青热巴、芒康盐井古盐制作技艺等8项国家级非遗的数字化整理、收集、记录工作,实现了古老文化与技艺的现代化技术保护,数字化成果登上了全国非遗数字化保护管理共享平台。

  截至目前,西藏已实施35名国家级、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程,首个格萨尔王多媒体资源库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了30种传统舞蹈、藏戏、藏医药文化等非遗数字化工作。

  “做好数字化保护工作,将有助于延续非遗历史文脉,确保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永世长存。”吉吉说,目前西藏已进入利用多媒体互动展示、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以数字化和交互性的创新服务方式传承保护非遗的新阶段,让非遗“活”在了更广阔舞台上。

  “非遗+”,古老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机

  不久前结束的林芝市“桃花节”,带动了当地旅游持续升温。在国家5A级景区巴松错景区,如织的游人白天饱览“东方瑞士”的旖旎风光后,晚上还能欣赏和参与藏族农牧民群众在篝火旁的“锅庄”“箭舞”表演。

  “西藏有丰富的旅游资源,2020年全自治区共接待游客3500多万人次,推动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有助于传播独特的非遗文化,给古老的非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晋美旺措说。

西藏:擦亮非遗这张高原特色“文化名片”

在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嘎玛乡的民族手工艺培训基地,学员在学习画唐卡。新华社发

  2021年年初,西藏非遗博物馆首次对外免费开放参观,同时,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首届艺展节也在该博物馆内拉开帷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创人员及游客观展。展览分为西藏非遗博物馆首展、百幅唐卡展、先锋剧目、文创品大赛、创意集市、传承人联谊会、招商推介及区块链技术拍卖会8大主题,旨在培育、发展及激活文化和旅游园区市场。

  “非遗+旅游”“非遗+生态”“非遗+扶贫”……近年来,西藏文化部门不断探索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开始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接入点。

  在藏香故里拉萨市尼木县,当地通过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开发藏香主题旅游景点、景区,以旅游业带动藏香产业发展。吞达村藏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次仁多吉,就把自家的藏香制作工坊打造成了一个旅游景点,既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也给自己生产的藏香打开了销路。来自浙江杭州的游客钱女士说:“亲身体验藏香的制作过程,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非常有意义。”

  西藏自治区区级非遗项目中,包括藏香在内的传统工艺类有201项,其中16项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截至2020年10月,全区共设立非遗扶贫工坊108家。其中,在2020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评选中,“拉萨市尼木县吞达村非遗扶贫工坊”从全国179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优秀实践案例。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设立是‘非遗+’的一个探索,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今后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晋美旺措说,下一步,我们将以文化为底色,以创意为线条,融合现代科技,实现“非遗+旅游”等跨界合作与融合发展,让更多的非遗元素进入当代人的生活,最终使非遗文化实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把非遗这张高原特色文化名片越擦越亮。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30日 07版)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