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走笔景婺黄高速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走笔景婺黄高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05 01:4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名家笔谈】  

  作者:许若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仿佛是一条青灰色的长龙,蜿蜒在皖赣交界的崇山峻岭里,连起了黄山市与景德镇市这两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城。

  这就是景婺黄高速,杭瑞高速的一段,沿途风光旖旎,人文厚重,绝对值得一走,当然,最好是在美丽的春天!

  一出黄山市,扑面而来便是重峦叠嶂,粉墙黛瓦的村落,潺潺的流水,泛青的溪滩,在薄薄雾霭里时隐时现的小桥、牌坊、亭塔……若细雨潇潇,则宛如在淡淡洇开的水墨长卷中行走。一头牛慢吞吞地走进画面,牛背上已无横吹短笛的牧童;一只白鹭单腿独立其上,纹丝不动。

  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在山坡上或田畴里的油菜花了。只需有两三个好日头的晴天,便可描绘出一个流光溢彩的世界,它不属于平原地带铺天盖地的那种,而是像一幅幅画,总是恰到好处地把自己镶嵌在青翠之中;有时也不妨把一条晶亮的小河作为自己栏沿框边,在一块块多层次不规则的土地里涌动着一片片的金黄,有着极强的韵律与动感。

  一样的桃红柳绿,一样的油菜花黄,如果不是那道大大的“江西人民欢迎你”的路幅,你能分清何是皖地?何是赣境?更何况古徽州的“一府六县”,婺源亦在其中,这可以回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代。

  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徽文化的元素与符号在景婺黄高速沿途比比皆是。岭南的幽深峡谷,江湾的巍峨祠堂,李坑的小桥流水,晓起的参天古林,浮梁的县衙厅堂……这些文化的沉淀与累积举目可见,可触可感,更体现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性,建筑风格、服饰饮食诸多方面。老一代的徽州人,特别是文化人,对婺源从徽州的“走离”,多少有些失落与怅然,我们本是一家人,“中国最美的乡村”,应该是整个徽州呀!

  驾车走在景婺黄高速上,说不上风驰电掣,但只要把时光倒流一两百年,你就会对现代交通的便捷叹为观止。当年由皖抵赣主要走的是古道:徽饶古道、浮祁古道、浮休古道……不妨择一道口下去,走一段古道,体验一下前人的艰辛。他们当年为谋生而外出经商务工,包袱里或许还有几块碎银、少许干粮,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回首乡关渐远,望前途渺茫。

  而当下的我们,从黄山市出发,不到两个小时就能行驶在景德镇市区宽阔的大道上了。道路两边矗立着美轮美奂的青花瓷灯柱、巨幅的瓷壁画,悄无声息地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制陶史、一千多年官窑史、六百多年御窑史的历史文化名城。

  千年窑火不断,世代瓷艺相传。这里的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徜徉在古窑民俗博览区、御窑厂窑址、珠山龙珠阁、湖田古窑遗址,一部中华陶瓷史的长卷徐徐拉开;而这个城市每一个角落,都在用不经意的细节,讲述着底蕴深厚的陶瓷文化和“瓷都”的前世今生……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05日 04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