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恪守职业道德 讴歌伟大时代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恪守职业道德 讴歌伟大时代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7-31 04:2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恪守职业道德 讴歌伟大时代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颁布实施30周年座谈研讨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颁布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日前,中国记协组织召开《准则》颁布实施30周年座谈研讨会。会议围绕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新闻战线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进行研讨。本刊特摘登部分专家发言,以供交流与思考。

  新时代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指路航标

  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 季为民

  经过30年的修订完善,《准则》为加强新闻战线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忠实履行职责使命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准则》推动新闻工作者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肩负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使命任务。新闻舆论工作肩负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重任,新闻工作者需要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准则》探索了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规律、新理念、新方法,从而指导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找准新定位、明确新使命、落实新责任。

  其次,《准则》推动新闻工作者提升互联网素养和全媒体能力,保障新时代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媒体融合已成为新时代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准则》倡导新闻工作者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以高度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敬业精神追求,顺应互联网和新兴媒体发展新要求,提高素质能力,提升专业素养,用活新兴媒体,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

  最后,《准则》推动新时代新闻队伍建设发展新业态新岗位的职业道德建设。当前,信息技术推动新闻业蓬勃发展,新闻业的媒体生态、生产方式和传播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准则》顺应了新闻队伍建设发展的结构变化,为指导解决新业态新岗位带来的新闻职业道德新问题指明了方向。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促进事业发展

  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宋树立

  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一直将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纳入监督,积极传递正能量、改善舆论生态,为各项事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对于下一步工作,有三点建议:

  一是激励新闻战线做好正面宣传。要围绕“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相关重大主题,策划做好正面宣传;要进一步宣传解读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宣传报道受表彰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深入报道各地区各行业在推进改革发展中的先进经验,通过新闻战线的努力,汇聚起磅礴的舆论力量,将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现代化建设上来。

  二是鼓励新闻战线创新传播形式。随着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新闻舆论工作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舆论生态发生变化,需要拓展全媒体传播形式,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在5G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时代强音。

  三是继续加强新闻舆论监督。落实新修订的《准则》要求,引导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同时,支持鼓励监督性报道,让有锐气的报道文章真正发挥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的作用。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新华社客户端青春版负责人 陈子夏

  经过多个岗位历练和不同环境磨砺,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始终坚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才能忠实履职,才能守住底线,才能真正做到打铁自身硬。

  在处理稿件和与受众互动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守网上网下“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的要求,不因稿子发布的途径是新媒体和互联网就有丝毫松懈,在选题和网络语言运用等方面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时刻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

  今年五四青年节,新华社客户端青春版正式上线,以“讲青年故事、聊青年话题、为青年提供服务”为主题,冲破次元壁,让年轻网友们看到“年轻态、不一样”的新华社。我深刻体会到,新媒体要常做常新,就要如《准则》中提到的那样,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着眼于受众角度,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

  在为新闻舆论工作贡献力量的过程中,我学到了更多知识,提高了业务本领,加深了对人民情怀的理解,增强了守正创新的自觉。

  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要面对的挑战还很多。今后,我将继续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力”,发扬优良作风,坚守岗位上的每一道关口,做好每一件小事,不负这份事业赋予我的神圣使命。

  多措并举,推动《准则》贯彻落实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秘书长 陈青华

  近年来,在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指导下,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贯彻落实《准则》,开展联动评议。

  第一,及时组织专家解读《准则》核心要义。2020年7月22日,我们组织浙江省及11个地市媒体和记协相关负责人集体学习交流新《准则》。会上,浙江传媒学院专家专题解读《准则》修订后的新变化。作为新闻道德委员会工作负责人,我以案例形式具体解读《准则》要求,与各地同仁交流经验。经过及时有效的集体学习,各地记协负责同志表示要将学习体会带回并传达下去,推动《准则》在浙江省新闻战线的贯彻落实。

  第二,组织专门力量编制案例警示教材。对照《准则》,我们重新整理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成立近十年来的投诉案例,组织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省教育厅等单位专家开展评审,多次修改警示教材。

  第三,赴浙江省新闻战线宣讲《准则》要求。一方面,结合相关案例,组织现场授课,解读《准则》对推动新闻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深入一线新闻工作者,进行专题调研,围绕《准则》实施情况开展座谈交流。此外,还为高校传媒专业学生宣讲《准则》。

  第四,建立基层联系点,以点带面推动《准则》贯彻落实。目前,我们通过建立东西南北中联系点的方式,在浙江省选择5个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基层新闻道德建设联系点,将《准则》宣讲重心下沉。

  厚植人民情怀 淬炼新闻尖兵

  人民网党政采访部副主任 申亚欣

  在《准则》的指引下,我们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30年来,《准则》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按照《准则》要求,我们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努力展现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风采。

  30年来,《准则》始终与人民的心声根脉相连。新版《准则》全文出现“人民”二字23次,要求“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按照《准则》要求,我们增强新闻“四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30年来,《准则》始终与优良的传统相伴而行。按照《准则》要求,我们时刻提醒自己遵守行为准则规范,时刻保持新闻记者的使命初心,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行为。

  一直以来,人民网注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履行新闻工作职责使命,在重大新闻报道中,厚植人民情怀,淬炼新闻尖兵。

  新时代,我们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锻造过硬素质、过硬本领、过硬作风,真正做一名“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新时代新闻工作者。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海外好声音”

  中国日报网中文网编辑 齐磊

  《准则》颁布实施30年来,我国新闻事业面临新的国内外形势。新版《准则》特别强调用新时代理念指导新闻工作,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新闻工作,用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新闻工作。下面,我分享一下中国日报网《中国那些事儿》专栏的工作经验,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思考。

  第一,特色定位,媒体融合。发挥中国日报网联接中外的特色和优势,以“传播海外好声音”为宗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顺应媒体融合趋势,编译整合海外主流媒体正面报道,集纳海外智库、专家学者、海外网民等各界人士正面言论,发布综述文章、评论文章、短视频等。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提升国内受众的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

  第二,设置议题,有效引导。结合“建党一百周年”“抗击新冠疫情”等涉华热点议题,主动策划、积极回应。此外,通过编译外媒、权威专家解读,发出理性之声,展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第三,以小见大,润物无声。栏目从生活小处着手,通过真实的小故事反映时代大背景,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做到稳重有之、活泼亦有之。

  (光明日报记者肖人夫、见习记者李菲整理)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31日 06版)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