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撰文/摄影:张茂(海南日报摄影记者)
我国育种专家有一个共识,海南作为中国南繁育种基地,一年四季均可开展水稻试验研究。其中特别是三亚,具备特殊的气候优势,能让水稻科研时间缩短一半。因此,多年来全国各地的育种工作者纷纷来到这里,投身火热的农业育种工作。
科研人员在田间交流,通过观察稻穗表现,分析出现的问题。
在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清晨的日头刚起,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科研人员张树寅便戴好遮阳帽,一手拿着试验记录本,一手揣着大容量水袋,头也不回地钻进绿色的稻浪里,一待就是一上午。张树寅说:“我们每一天摸的是水稻,想的也是水稻,这片田里的每一个品种都像是我们的‘孩子’,一天也离不开它们。”
毗邻大海的“海水稻”试验田。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是由袁隆平院士牵头成立的,总部设在青岛,从2016年开始,张树寅和同事们每年秋季奔赴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进行水稻播种,待到次年四、五月份水稻成熟采收后,再带着培育出的优质耐盐碱水稻品种返回总部,进行下一步的研究。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三亚有近百亩的试验田,里面选育着近2000份水稻种质资源。2020年,该中心在全国的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达10万亩,多地测评亩产都超过1000斤。
给试验田灌溉已经调整好比例的海水。
这是已结实的杂交稻穗,表明杂交试验成功,是宝贵的科研材料。
“海水稻”并非指在海水里生长的水稻,而是耐盐碱水稻,可以生长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中。耐盐碱水稻一般是指能够在盐(碱)分浓度在0.3%以上的土壤正常生长的水稻。张树寅解释道,开发1亿亩盐碱地,按亩产300公斤稻谷计算,可解决8000万人口的粮食问题,而当前我国有15亿亩荒芜的盐碱地,是国家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在盐碱地上种植“海水稻”,是人类向险恶自然环境挑战的壮举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
科研人员在进行水稻制种材料调查,竖起隔离膜是为了防止花粉偷偷授粉“交流”。
“海水稻”的科研培育工作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题材,但在当下新媒体瞬息万变又喧嚣不止的海量动态消息中,似乎还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重视。正如烈日之下为“海水稻”默默无闻耕耘着的人们,虽然无声无息,但所有的坚持都意义非凡。
科研人员将选取的“海水稻”材料从稻穗上捋下、脱粒并装袋。
科研人员采用比较原始的脚踩脱粒机进行水稻脱粒,这样的机器便于清理,以免种子混杂。
作为一名海南本土摄影师,“海水稻”三个字牵动着我的神经。直觉告诉我,这个题材不容错失。于是,我翻阅相关资料,联系采访对象,做足功课,对此进行采访拍摄。
这是已收获的水稻材料种子,每袋种子都可能藏着好品种。
给试验田搭建防鸟网。在“海水稻”灌浆期,防鸟工作尤为重要,不采取措施可能意味着颗粒无收。
对于纪实摄影来说,题材越是宏大,落脚点往往更要细小具体,要凸显故事逻辑、要反映人物性格;宏观采访要事件化,事件采访要细节化,细节采访要瞬间化。对于“海水稻”这个专题,我也秉持着这样的拍摄理念,深入到现场,接触并记录科研群体的具体个人和发生其中的具体事件。在拍摄过程中,我与科研人员一同深入现场,细细观察他们的言行,共情他们的感受,耐心等待着每一个动人瞬间的出现,并伺机按下快门。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17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