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10-18 02: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谈④】

  作者:杨三喜(媒体评论员)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习党史是为了从党史中汲取思想、智慧和精神的力量,更好地砥砺初心、坚定前行,归根结底,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这是学党史、悟思想的根本落脚点。

  人民期待更好的教育,教育关涉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依然是当前社会各界的期盼。教育领域,有许多急难愁盼问题待解,比如大城市学区房热、热点区域学位不足、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在资本力量的裹挟之下,校外培训乱象迭出,扰乱了学校教育秩序,也刺激了全社会的教育焦虑,破坏了整个教育生态。

  能否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解决这些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营造一个健康的教育生态,不仅关系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关系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关系国家人才培养的大局,关系到民族复兴伟业是否后继有人。

  从年初部署“五项管理”到出台相关措施整治学区房乱象,从推动“双减”政策全面落地到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从规范“公参民”学校到大力增加公办学校学位、加大教师轮岗力度……我们看到,近一段时间以来,直击痛点的教育改革政策频出,教育领域迎来了系统性的变革。很多问题有着复杂的成因,本身是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的投射,但是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成效依然是可见的。

  “三点半放学”,家长没时间接孩子的难题,一直以来是一件烦心事、操心事。以课后服务为例,这是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减轻家长负担的重要举措。推动课后服务全覆盖,无疑是一项“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为群众办实事的应有之义。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全国10.8万所义务教育学校中,96.3%的学校提供了课后服务,85%的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86.2%的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而“双减”政策全面推行以来,数据显示,97.5%的家长对学校新学期减负提质各项措施和成效表示满意,其中六成以上家长表示非常满意。

  办实事、解难事并非一蹴而就,教育改革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推动课后服务全覆盖,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保障广大教师权益,如何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使之叫好又叫座,这些都决定了改革能否持续推进。

  还要看到的是,虽然政策陆续出台,但是各地落实力度存在差异。以“五项管理”为例,教育部的实地督查发现,绝大多数省份都在按照相关要求强力推进落实,“五项管理”规定要求正在逐步落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也存在政府部署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只是简单照转文件,却没有对政策作系统性、针对性宣传解读。学校层面也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如一些学校手机管理不严格、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不影响改革的落实和推进。

  能否继续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是有没有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的试金石。它要求地方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做到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问题导向、聚集群众关切,用高质量教育体系回应民众对美好教育的期待。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18日 02版)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