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作品成功归于功勋人物自带的光芒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作品成功归于功勋人物自带的光芒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10-27 05: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郑晓龙(电视剧《功勋》总导演)

  两年前第一次面对这个题材,我完全不自信。因为这种以真人真事为蓝本的题材,能施展的艺术创作空间没那么大。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一般老百姓也不了解,核物理、核潜艇、航天、医药、农业育种科技,让观众看懂都不容易,又遑论感兴趣。但我翻看8位功勋人物的相关资料后,逐渐与他们的事迹产生共情,甚至一些人物形象开始在脑海里鲜活起来。

  作品的成功要归功于功勋们自带的光芒。他们的精神境界、人格魅力,他们在平凡人生中创造出的不凡功绩,为这部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有了这些感动中国的功勋人物,才有我们感动观众的故事。

  我们要做的是解题和破题。我们首先回到源头,努力理解党和政府颁发“共和国功勋”勋章背后的深意——表彰功勋,为大众树榜样,为国家立精神。理解这一点,我们就找到了破题的切入点,即要写功勋人物的“高光时刻”。有些功勋人物的高光时刻容易辨识,比如屠呦呦、袁隆平、于敏、黄旭华、孙家栋,他们的不凡成就举世瞩目。但也有些功勋人物的高光时刻不那么好辨识,比如申纪兰。大家都知道她当了十三届人大代表,但鲜为人知的是,她是新中国倡导和践行男女同工同酬的第一人,为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做出了重大贡献。再比如李延年,参加过解放战争、湘西剿匪等大小战斗20多次,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带领部队坚守住346.6高地,是李延年经历的最惨烈的一次战斗,也是为停战谈判赢得的决定性的一仗,这就是他的高光时刻。还有张富清获得过很多军功,却60多年深藏功名,从来不因战功向组织伸手提条件、要待遇,这是他真正的高光时刻。我们还要找到每个功勋人物的职业特点、性格特征和所处时代的不同,这样才能创作出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将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人民的崇高境界作为基调,我们的创作就有了取舍素材的依据。

  我们在创作中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态度。核心要求就两个字:真实。除了我一向强调的细节真实,比如服装、道具、场景这些都要尽力还原外,还要有时代的真实感,人物的说话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都要努力还原当时的历史年代,虚构的情节也必须符合功勋人物的主要精神,是以人物自身特点为依据有可能发生的剧情。努力抓住每个功勋人物的精神内核,写好人物的成长,让观众觉得功勋人物也是有血肉之躯的平凡人,但他们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作为在《功勋》这个主题项目下的单元剧,我们希望这部作品的呈现既要有整体性,又要有各自的风格。所谓整体性,就是现实主义创作内容以及统一的片头设计。所谓不同的风格样式,就是发挥各组主创的积极性,注意给他们留下足够独立的创作空间。参加《功勋》拍摄的各分组导演和编剧都是电视剧的行业翘楚,都能独当一面。每个创作人员都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就能呈现出不同功勋分组故事的新鲜感。各组去深入采访、调研、构思故事时,会有自己的感受和创作冲动,而这样拍出来的作品也会提高观众的收视兴趣。我从事导演职业这么多年,用这样的方式创作还是第一次,是挑战,也是有益的尝试,收获颇丰。

  总之,这部作品的成功是共同努力的结果。整个拍摄过程中,大家不辞辛苦,不计较得失,精益求精,即使在完成初剪之后发现的不合理之处,小到一句台词,大到部分情节,都反复修改,甚至重拍。回想这两年创作的日日夜夜,参加拍摄的演职人员,多达2600多人,团结一致,坚持不懈。现在可以说大家的心血没有白付出。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27日 15版)

[ 责编:王丽媛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