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正确把握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正确把握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7-25 04:1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牛家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杨晓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精神生活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的生命意义、价值所系。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将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作为重要工作目标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

  巩固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共同思想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和思想保证,只有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才能凝聚起各方面的力量。共同的思想基础不会凭空产生,而是根源于共同的利益、生长于共同的事业、凝结于共同的目标。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国人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更加成熟,为新时代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新阶段,思想领域的交流、交融、交锋也更为频繁,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面临着各种挑战,这需要不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使全体人民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有力精神支撑、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提振民族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的高度自信。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主要目标,没有文化自信的增强,就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更不会有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实现文化成果共享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是增进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而言,只有为人民群众所共享,才能彰显文化自身的价值,才能转化为文化自信的源泉。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落脚点。

  不断推进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力量源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发展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为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改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要交出优异答卷”,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供了根本遵循,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指明了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随着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显著提升,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有了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日益旺盛,应当持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人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展文体事业和文旅产业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在文化领域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担当起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责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活跃。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不断涌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拓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日益得到满足,旅游作为幸福产业的地位更加凸显,全民健身纳入国家战略,统筹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这为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5日 06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