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立秋将至,翘望清凉与丰收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立秋将至,翘望清凉与丰收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8-05 04:1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

  立秋的脚步,渐行渐近。贴秋膘、晒秋节、食秋桃……这些有关立秋的儿时记忆,又一次牵动我们对故园的思念、对生活的憧憬。如今,立秋节气已嵌入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并且迸发出新时代的光彩。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视听体验,融入现代元素的节气文化夹杂着故乡的味道,都滋养着现代人的心田。今年8月7日是立秋,随着节气的临近,我们特邀几位节气文化的传播者与创新者,请他们讲述相关思索与体验。

立秋将至,翘望清凉与丰收

  立秋前夕,四川广安市种植的约200万亩优质水稻相继成熟。邱海鹰摄/光明图片

  【一线讲述】 

晒秋,“晒”出小康新愿景

  讲述人: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企划经理 余春光

立秋将至,翘望清凉与丰收

  江西婺源篁岭晒秋。光明图片

立秋将至,翘望清凉与丰收

  江西婺源篁岭晒秋节开幕式。光明图片

  篁岭有句谚语:“六月六,家家晒红绿”。“晒秋”是立秋时节刻进老一辈心底的习俗。由于村子里平地少,一到秋天,家家户户就支开晒架,晾晒上自家的各种农作物,好一派喜气洋洋的气象。放眼望去,红的、黄的、绿的……错落有致、五彩缤纷的景象,成了摄影师、画家们钟爱的创作素材。

  从2015年开始,六月六被定为婺源的“晒秋节”;2018年,为了更加契合农时节令,活动改在立秋这一天举办,并逐步延续下来。咬秋、悬秤称人、尝新米……一系列习俗体验活动趣味盎然,十里八乡的游客纷纷赶来,参与到这些互动体验之中,那场面热闹非凡。

  启动仪式更是别出心裁。一般来说,启动仪式都会用摩方、触屏等科技感极强的装置,但为了充分体现乡土味、农耕风,我们推出了一幅用辣椒、玉米等农作物拼出的作品,以此拉开了活动序幕,赢得了来宾的赞誉。后来,为了丰富活动内容,又增加了“耙稻谷”等形式,既接地气,又鲜活可感。

  除了立秋,其他节令我们也会延续一些传统活动,如立春的鞭打春牛,惊蛰的祭花神、踏青,冬至的敬山神、摆天街宴等,让保护、传承农耕文化融入日常、生生不息。

  为了延续活动热度,增添传统习俗的创新性,我们尝试将民俗活动与乡村振兴有机连接,让小山村聚起人气、添上喜气,让老乡的小日子更加富足。

  为此,我们成立了农业拓展部,将村子里原本被抛荒的梯田流转过来,大面积种植辣椒、玉米、南瓜等农作物,老乡参与种植,获得一定的劳务报酬与收益。2021年,我们又注册成立了一家产品开发公司,将晾晒的干货做成剁椒、辣椒酱,形成了一条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其他季节,冬种油菜、春赏花,夏晒辣椒、秋收茶。土地用起来,老乡没闲着,一大批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回乡就业,或是做景区服务员,或是开起了农家乐。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令人刮目相看。

  二十四节气已慢慢融入人们生活,但是其影响范围仍有很大局限,年轻人对一些重要节气还是比较陌生。弘扬二十四节气文化,不仅是让它真正“活”起来,而且是要让人们从心底里爱它、敬它,赋予它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我们的使命,就是握住这根接力棒,让篁岭的“晒秋节”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走进现代人的内心深处。

为孩子“绘就”节气的美好与奥妙

  讲述人:中科知成绘本馆馆主 高春香

  2013年,我的女儿牙牙5岁时,问我什么是二十四节气,我虽能说出一二,但详细解答起来却有些犯难。后来,我查阅各类资料,都没有找到适合孩子阅读的节气科普绘本。于是,我和她爸商量,打算为孩子创作一套节气科普图书。2015年,我们的原创节气科普绘本《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正式出版发行了。

  这套书从传统文化层面和博物科学层面,为孩子讲述二十四节气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哲理,通过增加节气活动实践的设计,倡导有关节气与自然的启蒙教育。

  比如,在策划“立秋”这一章时,我们提出:“立秋就是秋天到了吗?判断标准是什么?”这也是大家比较集中的困惑。我查了很多资料,最终梳理出这样的解答:我国各地进入四季的时间不同,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自然景象、生活节奏吻合,气象部门采取了候温划分四季法,即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这个知识点被纳入了绘本的解读中,破除了不少人的认知盲区。

  后来,我们又研发了《我的大自然物候历》。在科普立秋节气时,设计了一条研学线,带着孩子“追寻秋天的足迹”。从吉林长白山的红叶谷开始,一路沿着河北和北京的金山岭、四川阿坝的九寨沟、四川稻城亚丁、西藏的南迦巴瓦,一直到云南香格里拉的千湖山,景象多姿多彩。照此思路,我们还设计了立春“开往春天的列车”、立夏“寻找中国热极”及立冬“探秘冷酷仙境”等系列的节气学习路线。

  此外,我们还摘录了《中国自然历选编》和《中国自然历续编》中有关立秋的物候记录。如8月7日,四川广安高粱成熟:8月8日,广东广州番石榴成熟,重庆北碚紫薇始花;8月9日,北京蟋蟀始鸣;8月11日,四川广安枣成熟等,以此为大家展示节气与自然景象之间的密切联系。

  为了寓教于乐,《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同名歌曲创成,小学节气课程指导用书《二十四节气课程开发与实施·春夏卷/秋冬卷》也研发成功,并结合校本课程走进学校、走进农场、走进图书馆,走进各种生活现场。目前,我们的绘本已被翻译成英语、俄语、阿尔巴尼亚语等文种,在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把乡情“糅”进“字”里行间

  讲述人:贵州省上行品牌创意设计公司创意总监、设计师 石昌鸿

  我来自贵州省黎平县。侗族的节日大都与二十四节气相互对应,我对节气也有着特殊的感情。其中,立秋令我印象最为深刻。这一节气过后就是侗族的“破新节”,又称“吃新节”,村寨里家家户户杀猪宰牛、祭祀祖先,烹饪上火烧鱼、血红肉等一道道特色佳肴,祈福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每回想这一幕,总有一股股香气在记忆深处飘荡,余味无穷。

  长大后,我考入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专攻艺术设计,渐渐萌生了把节气文化融入作品之中的想法。后来,我成为一名平面设计师,这个想法终于有了实践平台。

  我曾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用艺术字体设计了二十四幅平面作品,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在这些作品中,我坚持简洁、精练的原则,通过提炼核心元素,让作品回归质朴。当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遇上节气文化元素,就有了别具一格的魅力。

  艺术字体的设计既要“象形”又要“表意”,因此,我在字体整体构造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对局部笔画进行了创作。以《立秋》这幅作品为例,四四方方的谷缸,金黄饱满的稻谷组成了“立”字;白云、电线杆、枫叶、山林、大雁等元素组合成了“秋”字。这样,既不失汉字之美,又能凭借创意让人若有所思、会心一笑。后期,通过相关软件让一系列元素“动”起来,再配上合适音效,展现出动静相宜的美感。

  《立秋》中很多元素与我的童年记忆有关。这个节气到来时,还没有出“三伏天”,依旧炎热高温,所以作品中的云朵不是白色的,而是橙黄色的。小时候,我总与小伙伴们在立秋后相约去田里捉稻花鱼。那时,虽然还没到丰收的季节,但身边已是“稻花香里说丰年”“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的美好景致。待到夕阳西下,满载鱼货而归之时,总能看到几只“逗留”在电线杆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好欢畅。这些给了我无限的创作灵感。

  让传统节气可看、可听、可感,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才能迸发出更多的活力。期待人们从这套艺术字中感知到的不仅是有趣、有料的创意,而且是对节气的解读与传承。

节气文化,让动漫“燃”起来

  讲述人:中国动漫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陈学会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二十四节气理应被大家所熟识,其价值内涵也应被后人弘扬与传播。那么,怎样才能让它“飞”入百姓日常生活中呢?我想,用动画的方式对节气文化进行诠释与演绎,让“古董”抖落“灰尘”,必定会绽放更迷人的光彩。

  2019年,我们开始研究、开发国风三维动画《二十四节气密码》,力争让不同年龄的受众都喜欢。

  节气代表的不仅是气候变化,而且是古代先民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兼具科学属性与思想属性。如何平衡创作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怎样选择故事切口,提取文化符号,挖掘核心精神?我们面前,有一道道“坎”要突破。

  为此,我们召开了很多次座谈会,邀请多位专家学者提意见、谈想法。经过几轮激烈的讨论,我们逐渐明确了一条原则:为卡通形象穿上故事的“外衣”,再通过生动表演与元素设计,让观众乐意看、看得懂,在感受到节气文化内涵的同时,增加一定的节气知识,就是我们创作的目的与价值所在。以此为初衷,很多问题不断破解,创作思路更加明晰。

  比如,我们将节气元素融入卡通形象“节气宝贝”身上,赋予它一定情感诉求,让它心存烦恼与忧虑,但是对未来满怀信心。通过一次次“升级打怪”,“节气宝贝”终于突破难关、梦想成真。另外,我们在元素设计上也别具匠心。比如,为“节气宝贝”戴上小小瓜皮帽,其身上的纹饰设计取材于立秋时节成熟的农作物。在场景设计上,关于“立秋岛”环境的设计就契合了立秋节气所体现的气候特点,在时空上将节气特质充分展现了出来。

  动漫只是给小朋友看的?这其实是种误读。当你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看那些曾深刻影响我们的动漫作品,明显能获得不同的感受与体悟。近年来,诸多叫好又叫座的动画电影也在证明:优秀的动漫作品正通过全媒体传播手段,吸引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用动漫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真实生活有机连接,一定是大有可为的。未来,我们会在此基础上探索,让节气文化点燃艺术创作的火,通过动漫载体让中国故事更好地“出海”,让国风美学引发更广泛的共鸣。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胡晓军、王斯敏、牛梦笛、蒋新军 光明日报通讯员 于曈、徐梦玲)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5日 07版)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