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普及传统音乐 凝聚文化认同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普及传统音乐 凝聚文化认同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8-10 02: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专家点评】

  作者:陈 乾(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

  “山歌勿唱忘记多,搜搜索索还有十万八千九淘箩……”原生民歌产生于我国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在民间广泛流传,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记录着时代变迁和劳动人民的心声,成为普及传统音乐、凝聚文化认同的活教材。

  正如著名音乐学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所说:“真正的民歌是老百姓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的,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丰富和润色的,所以真正流传到今天的民歌是字字珠玑,因为它凝聚了人民集体的智慧。”上世纪以来,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赋予民歌新的主题,也使其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多重加工和润色,生动记录和反映着社会变迁,表达着人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一批口耳相传的经典曲目,这些作品吸收传统民歌的曲调,配以白话新诗加工而成,唱遍全国。由江西兴国山歌改编而成的《苏区干部好作风》,由江西瑞金民歌《十月怀胎调》改编而成的《十送郎当红军》,取材于传统山东民歌的《沂蒙山小调》,以及依照陕北民歌《骑白马》曲调改编而成的《东方红》等,都属此类。它们将宣传革命主张和展望革命未来联系在一起,呈现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特色。除了加工、移植或改编的手法,现当代不少妇孺皆知的名作也都从民歌中汲取了创作养分,如吸收湖南民歌元素创作而成的《挑担茶叶上北京》《洞庭鱼米香》,吸收汕尾渔歌元素创作而成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它们唤起了无数中国人的“乡愁”。

  随着国家政策扶持的不断深入,原生民歌的传承有了更加牢固的社会基础,其内容越来越多地呈现与国家大事、党群关系、民族团结等相关的当代元素。如,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中,多地将党的扶贫政策唱进了群众心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多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战“疫”出力……时代赋予了民歌新的内容,也昭示着民歌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对包含原生民歌在内的传统音乐保护工作,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便已启动。目前,已经有河曲民歌、兴国山歌、傈僳族民歌、梅州客家山歌、陕北民歌、临高渔歌、茅山号子等众多民歌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对原生民歌的传承保护也从原生民歌节会活动的宣传展演,拓展到对传承人、传承班的重视与扶持。

  近年来,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对传统文化关注度显著提高。不少年轻人打破了对原生民歌“土”“俗”等刻板印象,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去欣赏、学习。

  拓宽原生民歌在民间活态传承的路径,是当下应有的努力方向。经实践检验,有效路径至少包括如下三点:加强数字档案资料的建设与普及工作,记录并保护原生民歌的纯正性,为后世的传承发展提供契合审美原则的方法;与群众日常生活产生连接,为“就近传承”创造条件,以原生民歌活动推动文化认同,打通政府、社会和学校传承通道,促成三位一体的民歌传承机制;深挖原生民歌与文旅产业融合的潜在价值,使其成为一种可被挖掘利用的新型文化资源。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陈之殷、郭超、周仕兴、胡晓军、张勇、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鹏)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0日 07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