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湖北恩施:清江源头 人文秘境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湖北恩施:清江源头 人文秘境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0-08 04: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乡村新印象】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严德勇

  仲秋时节,乘车穿行于鄂西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但见群山耸翠、峰峦如聚,溪涧奔流、怒涛卷雪,与湖北东部江汉平原的大江旖旎、沃野千里形成巨大反差。

  摊开地图,但见大巴山脉的分支巫山山脉、苗岭分支武陵山脉、大娄山山脉的北延部分齐岳山脉合围恩施,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构造将丰沛的水汽挽留在了当地。这不,长江的一级支流清江就发源于齐岳山脉,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宜都7个县市。《水经注》载:“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

湖北恩施:清江源头 人文秘境

丰收 周蔚玲摄

湖北恩施:清江源头 人文秘境

四渡河大桥 郑高峰摄

  于湖北,八百里清江就是一条景观内河,山与水的结合、亿万年的流水侵蚀,喀斯特、丹霞地貌荟萃,造就了一个“地理盆景”。这里峰林飞瀑、裂谷溶洞,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奇山异景数不胜数。

  清江与其北部的长江母亲平行并流,却尽显爱捉迷藏的顽童本性,一路奔腾跳跃,时而穿行于石林,时而隐身于地下,造就“三明、三暗、十八曲银河”。当地志书记载:“潜流至汪营龙洞沟涌出地面,至城东落水洞潜入洞中,于观彩峡露出地面,明流一公里又成伏流,于黄泥坡北黑洞出……”据不完全统计,清江流域有暗河87条,其中河长大于2公里的暗河就有58条。在利川落水洞,浩浩清江从落差20多米的瀑布上跌落,潜入高40米、宽20多米的洞口,倏忽之间,隐身于地下暗河,形成“卧龙吞江”的独特景致。

湖北恩施:清江源头 人文秘境

土家族婚宴 田宗利摄

湖北恩施:清江源头 人文秘境

恩施朝东岩风光 王关政摄

  清江如同在渊潜龙,万古流淌切削水蚀,鬼斧神工般创造了稀世奇景。但在历史上很长时间里,这对农业和交通来讲,却无疑是一场灾难。

  水流将大地切割得七零八落,造就了太多“巴掌田”“鸡窝地”,四塞之崮、舟车难通,致使土货不出、外货难入。正如清代文学家顾彩面对恩施屏山峡谷发出的慨叹:“蜀道难,其难未必如屏山!”

  曾经,山切水削切断了出山的路,让这里的珍稀物产隔绝于世;彼时,道阻且长阻断了进山的路,让人们隔山慨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随着近年来湖北省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一座座桥梁,一条条隧道在恩施的群山深涧间连路成网。

湖北恩施:清江源头 人文秘境

土家族吊脚楼营建技艺 田宗利摄

湖北恩施:清江源头 人文秘境

巴东堂戏 杨大立摄

  天堑变通衢,让人、文、地、产、景等原本隔绝的要素汇于一体,让农旅融合成为可能,也让其“土、硒、茶、凉、绿”的特色优势得到彰显。

  在这片宛如“桃花源”的土地上,富硒土壤分布面积占调查区国土总面积的53%,适硒土壤更是占到全州的95.6%以上,耕地、园地、草地土壤平均含硒量达0.76mg/kg,含量之高、分布之广,堪称全国各市州之最。在恩施双河渔塘坝发现的野油菜,含硒量192~1245mg/kg,是目前已知世界上含硒量最高的植物。在有“世界硒都”之称的恩施,哪怕最普通的山货都可以加上“硒”字作为定语,硒红茶、硒稻谷、硒藤茶、硒大蒜、硒土豆……85后土家族小伙席印海每天都驾车奔行于恩施州的318国道,他带领沿线的30个村子2000多户村民种植土豆,通过互联网,恩施小土豆成了武汉市民眼中的“本地尖货”。

  在恩施州来凤县,一种学名“显齿蛇葡萄”的野生植物,被土家族悠久的制茶技艺制成“藤茶”,因与文化旅游要素的紧密结合,近年来成为备受热捧的茶中新贵。你瞧,绿涛漫卷的茶山上,采茶工人们手指翻飞,忙得不亦乐乎。高尖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海艳说,这一千多亩的基地,每年可带动300多户村民就业致富。

  把农民镶嵌在旅游产业链上,让村寨变景区、民居变旅馆、农产品变旅游商品,推进农业结构转型、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恩施形成了以二官寨、龙马风情小镇等为代表的一批乡村生态文化旅游样板,一些村寨还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湖北省旅游名村。仅在恩施州恩施市,乡村旅游就吸引游客近400万人次,实现消费突破33.84亿元,带动50万人吃上了旅游饭。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08日 10版)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