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我对工匠精神有了全新认识”——南京工业大学科产教融合培养工科人才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我对工匠精神有了全新认识”——南京工业大学科产教融合培养工科人才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1-23 04: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李健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杨芳 朱琳

  “在室内学习分类工程资料,在日头下学习绑扎钢筋,从竞赛学习到生产实践,我领略到结构设计的魅力,也更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日前,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徐双的话道出了同学们的心声。今年暑期,南工大土木工程学院309名学生分赴中建八局文旅公司等119个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在社会大课堂中巩固提升理论知识,在实战训练中锻炼能力。

  近年来,南工大以培养具有“初心、匠心、笃心”的创新型工程师和科技型企业家为目标,增加全要素产业参与体验,增强全景式职业理想教育,形成了科产教“三螺旋”融合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每年9月开学,南工大都会邀请名师、杰出校友等为新生上“开学第一课”。今年9月8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杰出校友陆建新讲授“开学第一课”后,南工大土木2023级大一新生不禁为学长41年扎根建筑施工一线的故事而动容:“这堂课让我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传统工科人才聚焦知识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极具校本特色的价值塑造体系,将价值引领贯穿教学全过程,强化专业思想、职业理想、工程师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教育,激发学生扎根产业、创业报国的理想信念和学习动力。”南工大党委书记芮鸿岩介绍。

  在南工大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施工》课堂上,中建二局苏宪新总工成为企业导师,带着新的工程项目,为大三的同学们带来“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课程“大餐”。同学们反映,这样的课堂把生涩的理论形象化了。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将科研优势转化成教学优势,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前沿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工艺。”南工大科研院院长姜岷介绍,“十三五”以来,学校科研项目及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400余项,已经有270多门专业核心课程融入了科技成果。

  为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南工大以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18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326家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构建“个十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联合产业、企业和政府建设“国家—省—校—院”四级现代产业学院12个、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1个。

  “近年来,我校与300多个龙头企业联合开展工科人才培养,引进产业导师、教授216名,他们走进课堂开展基于真问题实景项目的案例式、探究式教学150多项。”南工大教务处处长陆春华介绍,该校实施“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实习实训—工程设计”贯通的课程实践教学,30%以上课程从教室延伸至企业车间,学生全部进入生产企业一线开展真场景工程实训。

  南工大校长蒋军成介绍,该校长期坚持“学科融入行业产业,学院对接集团公司,团队服务特色企业,学生沉浸生产一线”,教师带领学生研究真问题、设计真项目,体验“科研创新—技术转移—效益评估—创业孵化—市场拓展”创业全过程。2013年以来,学生完成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600余项,取得自主知识产权629项。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23日 08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