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勇毅前行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勇毅前行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3-05 04: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2023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时强调

勇毅前行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月26日,河南省温县第四实验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新华社发

勇毅前行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1月21日,求职者在山西省运城市招聘会上咨询岗位信息。闫鑫摄/光明图片

勇毅前行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游客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和鸽村赏花。新华社发

勇毅前行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比上年多增38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

  2023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21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6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3387万人。

  2023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4.4万个,其中养老机构4.1万个,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971个。

  2023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3.0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光明日报记者邱玥整理)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黎勇委员:

  大力稳岗扩岗 提升就业质量

  光明日报记者邱玥采访整理

  就业是最基本民生,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2023年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充分彰显了就业工作在改革发展稳定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去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着力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全力以赴推进就业各项工作,保持就业大局稳定。去年全年,重庆市城镇新增就业73.86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23.1%,同比增长4.5%。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就业率实现双提升。

  前段时间,我走访了部分企业和区县,收集了基层的一些需求和想法。我认为,做好当前就业工作,应大力稳岗扩岗扩大就业容量,统筹用好失业保险降费、就业补贴、税收优惠、担保贷款等政策,对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的企业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围绕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做优生活性服务业,挖掘新的就业岗位;进一步突出高校毕业生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主动进校园开展服务,广泛筹集市场化岗位、开发政策性岗位;聚焦市场紧缺职业工种、产业用工需求,全面推行“岗位+培训+就业”“用工企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紧缺工种目录+培训机构目录+培训补贴目录”组训模式,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要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构建“众创+孵化+加速+产业园”相互衔接的支持链条,推动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业、尊重创造的创业生态;实施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和加速计划,深度扶持一批优秀创业项目,联动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等全方位、集成式创业服务,探索建立创业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强化数字赋能,构建覆盖劳动者求职、就业、创业全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平台,使服务端更加高效便捷、治理端更加精准智能,促进供需精准高效匹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委员:

  关注“一老一小” 实现全民健康

  光明日报记者陈海波采访整理

  健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生,我对此深有感触。当前,营养过剩和运动不足带来的肥胖症、糖尿病等健康问题正向青少年扩展。去年全国两会上,我建议家校社联动,提升青少年体质。今年我继续关注全民健康,特别是“一老一小”群体的健康问题。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一老一小”事业发展得好不好,不仅事关当前,更事关国家长远。实现全民健康,需要我们更加重视“一老一小”的健康,由此降低全社会疾病负担。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人口发展大势,一体推进、统筹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各项工作全面向好。截至2023年,我国婴儿死亡率降至4.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6.2‰,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5.1/10万,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对标新形势、新需求,我们要将“一老一小”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要把“一老一小”事业发展当作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着眼于全龄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加强养老与育儿储备,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局面。将应对“一老一小”问题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一老一小”事业和其他产业协同发展,重点深挖老龄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协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人口高质量发展,多角度谋划、全方位发力。以数字化赋能“一老一小”服务,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丰富应用场景,培育康养善育新业态,为“一老一小”提供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定制化服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提高“一老一小”的健康获得感,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依娲娜委员:

  文旅融合促进百姓增收致富

  光明日报记者任欢采访整理

  近年来,我所在的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依托佤族民族文化、原始森林、边境文化等旅游资源,发展全域旅游,推动产业建设,让文旅成了金字招牌,群众增收有了新引擎。

  比如翁丁村,当地积极探索建立“村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组建了翁丁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综合专业合作社、茶叶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村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景区务工或从事旅游相关产业,这样既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又能帮助游客进一步了解佤族文化。

  除了持续发展景区游、乡村游,节庆游也成了沧源文旅的特色。去年,我们举办了“摸你黑”狂欢节,白天体验泥浆飞舞的快乐,晚上欣赏佤族传统歌舞,吸引了很多游客。农特产品伴手礼、特色小吃摊、民族服饰租卖为百姓增收拓宽了渠道,让很多人尝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甜头。

  过去一年的走访、调研中,我清醒地认识到,沧源的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服务能力和水平还不够高,吃购游住行等配套服务还需加强。同时,乡村文旅行业人才紧缺,市场效益还需拓展。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乡村旅游难以实现长久发展。沧源佤山机场已建成通航,拓展了航空旅游市场,未来还要进一步谋划交通建设,深入推进交通旅游融合。

  今年全国两会,我带来的提案将从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着力,把旅游产业、群众增收、基础设施建设等结合起来,构建全域旅游改革创新新局面,探索全域旅游特色产品新方式,树立全域旅游精品典范新标杆。下一步,我们将上下联动,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构建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让游客留下来体验“有一种幸福在沧源”,让群众的荷包伴随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鼓。

  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主任杨保新代表:

  保障粮棉安全 提高民生福祉

  光明日报记者陈海波采访整理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是解决“三农”问题、稳定国家农业安全、提高民生福祉的重要支撑。

  我在棉花育种一线工作了近30年,见证了我国抗虫棉新品种选育从无到有,并不断取得新突破的过程。曾经,我国抗虫棉育种依靠的是国外技术。为了实现优良品种的国产化、优质化,我和其他农业科技工作者一道刻苦攻关,终于育成国产抗虫棉品种——邯郸284,品质和产量双突破,为国内棉花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

  农业科研的目的,是让辛勤的农民获得更多回报。让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我们团队的棉花育种研究又取得了新突破,克服了陆·海远缘优质棉育种面临“疯狂分离”的技术难题,新品种实现了高品质和量产的双突破,同时也实现了育种技术系统化、育成品种系列化。

  棉花关乎衣食住行。要稳定、扩大棉花生产,开发不适宜粮食生产的盐碱地就成为突破棉花生产制约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拓展育种工作思路,加大了耐盐碱品种研发,尽快选育出不同的耐盐碱品种,努力为保障国家粮棉安全作出新的贡献。为了让老百姓穿上优质中国棉,我们将在推进种子科技进步和新品种研发的路上奋力前行。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代表:

  从教育机会公平向发展公平转变

  光明日报记者晋浩天采访整理

  那次“组团”去孤儿学校做家访的经历,我记忆犹新。那是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8位已经当妈妈的教师组成家访团到吉林省孤儿学校进行的一次“家访”。对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说,在特殊的成长环境下,老师就是家长,同学就是兄弟姐妹。

  2021年8月,受益于全省“指标到校”政策,吉林省孤儿学校的一名初中生获得了进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的机会。在上述家访活动中,家访团向这名学生的“家人们”讲述了他在学校的优异表现。从大家的眼神中,我们读到了作为“家长”的骄傲,也读到了这位初中生的“兄弟姐妹”对未来的憧憬。

  指标到校是一种基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方式,旨在为更多有潜力的学生提供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从2016年开始,长春中心城区优质公办普通高中推荐生比例就占到了学校统招生计划的80%,更多初中生“上好学、读好书”的梦想变成现实。这种教育机会的公平,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每个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关怀。

  指标到校生的到来,也给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些学生的能力类型更加多元,家庭教育背景更加复杂,发展需求更加多样。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促使我们切实推进学生的多元培养,助力实现教育机会公平向发展公平的转变。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多样性,涵育多元兴趣与爱好,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多样化课程和活动,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鼓励创新思维和实践,为学生提供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

  为了实现指标到校生的公平发展,学校还需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05日 08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