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探出“智慧”种茶路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探出“智慧”种茶路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4-26 05: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一线讲述】 

探出“智慧”种茶路

讲述人:江西上犹县犹江绿月茶园基地负责人 陈开敏

  我的家乡江西上犹县素有“中国名茶之乡”的美誉。早在明朝时期,上犹茶就被列为贡品。接手父业后,我一直在探索“智慧”种茶路,思考如何把茶叶产业由规模化引向智能化、数字化,帮助周边农户及茶企从“会种茶”到“慧种茶”。

  这些年,我前后投资近200万元引进智能水肥灌溉系统,添置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理条机等加工设备,配备电炒茶机、激光选色机、自动包装机,建起了茶叶加工的标准化厂房。

  “数据”制茶省下了不少人工成本,还让日产成品茶量由原来的300斤增加到了2000斤。此后,周边乡镇的茶企和茶农纷纷改建厂房,添置智能设备,加入“智慧”种茶队伍。

  尝到了科技的甜头,我又借力互联网,在茶园建设可视化监控设备,推出“茶叶+互联网私人定制”模式,实现种植施肥、采摘加工、包装上市等全过程的监控。客户通过二维码,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茶叶种植生产的全过程。

  过去,种茶得“看天吃饭”。春季连绵阴雨,积水造成茶树烂根。如今,茶园的多功能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智能虫情识别测报系统等智能设备,有效帮助我们科学种植、智能管理、智能决策,减少了茶树病虫害的发生。

  在茶园产品研发、深度加工等环节,我也用上了科技力量。从茶叶摊青、揉捻到发酵、烘干等加工环节,都已实现机械化、智能化操作,加工生产时间缩减到原来的一半,还能规避由手工操作导致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这些年,我们不断在茶树良种化上做文章。我们与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等院校合作,经过施肥、修剪等试验,培育适合机器采摘、能做成“名优茶”的省级茶树优良品种“赣茶3号”。试验成功后,采茶量将由手工日采3斤鲜茶叶变为机器日采3000斤,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郝泽华、徐鑫雨、张勇、冯家照、高建进、赵嘉伟、胡晓军、李玉兰、王洋、丁一鸣、常河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梦、金永成、徐虹雨、黄传章)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26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