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粤桂产业协作激活新动力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粤桂产业协作激活新动力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5-24 04: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通讯员 韦继川

  “今年签约入驻福林产业园区的5家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产品涵盖便携式适配器电源、裸眼3D显示屏、锂离子动力储能电芯、平板电脑整机等产品,凸显新质生产力的特征。”近日,记者在广西上林县象山工业园区采访时,该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韦聃旎对未来充满期待。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粤桂协作办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广西33个协作县报审的500多个项目中,三分之二以上为产业项目。“近年来,两省区产业协作立足自身实际和资源禀赋,搭平台引项目,向新材料、新技术、新行业,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三新三高’倾斜。”该负责人介绍,2024年度近17亿元广东财政帮扶资金,超过60%向产业倾斜,力争产业协作有新突破。

  充分利用好东部企业的技术、信息、资金、资源等优势,持续推动广西协作县产业提质升级,粤桂两省区协作的深度力度都有所加大。

  广东深圳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林金伟在广西投资多年,他对广西的发展前景颇为看好:“广西是蚕茧生产大区,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公司先后布局那坡、忻城、宜州等地,引进行业一流的‘创客设计+智慧制造+供应链服务’,通过粤桂协作与大湾区企业深化合作,形成在资金、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强力支撑,在产、供、销体系中促进东西部桑蚕产业链融合对接,示范带动帮扶地区中下游产业提质升级,通过打造产业园区集约发展平台,全力推进广西桑蚕企业抱团发展。”

  “去年,我们县的红渡镇六纳村,仅桑蚕一项,人均月收入就超过6000元。”广东高州挂职干部,广西忻城县委常委、副县长吴小红介绍,近年来,粤桂两地强化丝绸产业园建设,推进桑蚕产业升级发展,成效喜人。

  跨境产业是粤桂产业协作的又一亮点。粤桂协作的33个县(市)中,有6个县(市)地处中越边境。两省区结对帮扶县引进的东部企业围绕面向东盟、出口欧美市场的优势,以及跨境劳务合作试点县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将招商重点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引进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上持续发力。

  “粤桂两地共同谋划建设崇左(江门)产业园区,最近有入园投资意向的企业达16家,投资总额近50亿元。”广西崇左市粤桂协作中心副主任林民高透露,园区将依托崇左市口岸、资源优势,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24日 04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