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平谷大桃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平谷大桃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4-25 04: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刘云

  在北京旅居,让我留下深深念想的吃食,不是烤鸭或卤煮,而是平谷大桃。

  第一次见平谷大桃是在胡同的一个便利店里,那时正是五月前后,平谷桃上市的季节。那些桃个儿大,雪白雪白的,桃嘴尖儿一抹鲜红,十分喜兴。我的家乡五月也有桃,就叫“五月桃”,那桃没有平谷桃个儿大,也不如平谷桃这么脆甜、水润、不留渣。吃过平谷桃,就认定这是桃中头牌了。

  便利店的桃堆上总是显眼地插着“平谷桃”的牌子,店老板也不忘给选桃的客人介绍这桃的好——好吃、好看、好存放。进入五月后,我每周都要到店里去买平谷桃,一般是四五斤,差不多一家人能吃一周。渐渐地,买桃我有了心得,挑个头大的,通身硬邦邦的,这样的桃大热天也可放四五天,水分不损,又甜又脆。

  在微信朋友圈里或是自己写的小文章里,我把平谷桃叫作“平谷大桃”。开始时自信地认为是自己的发明,对外地朋友介绍时都要强调那个“大”字。“平谷大桃”,感觉这个“大”奇妙无比,质朴而高贵,通俗而气韵生动。后来在网上查平谷桃的资料时,却发现早有“平谷大桃”的叫法,不禁哑然失笑,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几次开车到平谷游览,总要去桃林盘桓良久,看树上的桃和叶。园子后面是一户户人家,有机耕路、浇桃园的井。从高处看,成片的园子一直延伸到烟霭蒙蒙的燕山脚下。桃园有小细节,也有大风光,徜徉其间,心里总有莫名的感动。桃园的主人很看重自家的园子,一年收入就靠着这大桃。聊天中得知,每到桃熟季节,便有游客来采摘,当然,大多数桃子由当地的合作社运到了北京城里。大超市里的平谷桃,用纸袋或泡沫网套着,显得贵气;胡同小店里的,则是本色地堆在货架上、果筐里。在桃园采摘了几回后,跟园子的主人聊得深了,加了他的微信,常常看他在桃园里直播:春天,桃花开得热闹;夏天,桃林墨如碧海,风过浪白,呼啸有声。这些年,一进入五月,我就盼着大桃进城。常常是看到桃园主人开始直播摘桃了,第二天便赶紧到胡同的小店去瞧——果然,平谷大桃连夜进城来了!

  常到燕山里玩,到金海湖吃“农家乐”,我觉得燕山是北方的一棵大树,上面长出了长城,长出了野山楂和各种草药,长出了金海湖和大峡谷,那大枝大叶下还长出了平谷大桃。平谷大桃的香气在山上缭绕,这是在书写一首关于北方大山生活的抒情诗。平谷的朋友如数家珍,告诉我平谷桃有白桃、蟠桃、油桃、黄桃四大系列,这样的好桃是燕山的山泉水浇出来的。平谷人用最好的词给桃命名:早露蟠、早凤王、八月脆、陆王仙、平谷华玉、京红、京艳、大红桃、艳丰一号……这些叮叮当当的好名字,让我诗思飞扬。

  三四月间,市场上便有了桃,色泽鲜艳,活泼泼的,知道这是上市早的油桃。到了五月,街上的桃终于成气候了,排成大队了,开成群众大会了,知道这是平谷桃大规模进城了,心开始被桃占着,又不禁浮想平谷种桃人收获季的好心情。

  春天性子急,五月眼看就要来了。在平谷桃园层层绿叶的深处,大桃攒了一肚子秋天和冬天的好故事,正探头探脑要寻人讲述。郊区的路被春雨浇湿了又被轻风吹干了,正等着平谷大桃进城来。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25日 15版)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