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以不变“迎”万变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以不变“迎”万变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6-23 04: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文化中国行】

  作者:李珍梅、刘若馨(分别系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教授和西交利物浦大学文化与创意产业硕士)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未曾中断,历久弥新,民族文化基因始终“不变”,彰显着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根植于这种“不变”,传统与现代碰撞交融,又形成一种“变”。在这种“不变”与“变”的关系中,思考和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传承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同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资源和文化底蕴丰厚,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93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50项、市级135项。近年来,大同非遗以不变“迎”万变,通过扶持引导、传承利用,逐渐热起来、火起来,在古老传统的文化根脉上绽放出现代文明的绚丽花朵,也让我们在“不变”与“变”的辩证关系下,获取了一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密码”。

  “不变”:技艺传承不打折

  2018年,考古人员在大同城南桑干河畔的吉家庄发掘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遗迹和遗物,其中包括一批陶器。这些陶器的质地主要是夹砂陶、泥质陶,大部分为黑陶、灰陶、红陶,还有少量彩陶,尤其是磨光黑陶斝、磨光黑陶高足豆、磨光黑陶折腹盆等器物,展现了黑陶烧制这一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

  “黑如漆,声如磬,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作为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黑陶代表了距今五六千年前制陶技艺的最高水平,被誉为“瓷器之母”。黑陶的制作技艺十分严苛,从选泥到出窑要经过九道工序:选泥、制泥、练泥、成型、雕刻、干燥、烧成、封窑、出窑,这也注定了其与众不同的气质和品格。

  在吉家庄遗址旁边,有一座“吉家窑”。窑主是黑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福荣。经过潜心研究、反复尝试,他成功地恢复了古法黑陶烧造技艺、唐代浑源窑的名瓷茶叶末釉、大同原矿秘釉瓷等传统工艺。

  他把一座旧仓库改建成了吉家窑陶瓷基地。漫步其中,人们既可以在展厅穿越五千年,领略土与火结合的奇迹,又能在文创区体味古老黑陶在当下的时尚,还可以在体验区亲手制作一件专属的黑陶作品。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黑陶专委会、中国黑陶艺术研究所等机构相继“落户”到这里。

  以黑陶制作技艺为代表的大同非遗,秉持“传统技艺传承不打折”的理念,不仅为人们留下了无尽的追忆和思索,也为探讨历史上人类社会形态、生业模式,以及现代社会生活和产业发展等课题提供了启示。

  “变”:传统接上时代地气

  与黑陶技艺相比,大同铜器、广灵剪纸、火山煤雕、灵丘罗罗腔、晋北耍孩儿、浑源凉粉等非遗,或许没有那么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但在坚持“不变”的基础上,勇于改变,运用现代元素激发出传统艺术的时尚活力,让传统接上时代的地气。

  大同铜器技艺诞生于北魏时期,明清时出现了近百户聚集的“铜匠一条街”,从业人员最多时近500人。民间流传着“五台山上拜佛,大同城里买铜”的俚语。《民国大同志稿》记载:“大同虽非铜区,而铜制品向颇著称,物美价廉,多运往外蒙古……自平绥路通车,中外游人旅客咸乐购置之,用作馈赠,其销路愈畅,本品愈多,故手工业中,铜工最为独步。”1973年,周恩来总理将雕錾有“九龙奋月”图案的铜火锅作为国礼赠送给来访的法国总统蓬皮杜。这些都是大同铜器历史上的高光时刻。

  现如今的大同铜器在“无铜”的境况中闯出了一番“大不同”的新天地。代表性传承人李安民从事该项技艺66年,一辈子“铜”心不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是他一贯的风格。经过与一批铜器艺人的共同努力,如今的大同铜器已形成火锅器具、文房四宝等8大系列,计300多个花色品种。2014年,大同铜器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被评为“山西十大非遗保护优秀实践案例”。

  守传统,但绝非死守,大同铜器技艺“接地气”的秘诀就是守正创新——艺人们不断改良技术,在传统工艺中融入现代技术,将传统的七道工序,细化为配比、锻打、焊接、雕錾、挂锡等十余道,使技艺更加精细,艺术表现更加充分。同时,将现代美术手法和生活素材展现在铜器制作上,使产品更具现代地方特色和艺术价值。

  推动产品和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回归俗世烟火,是大同铜器坚持的一条传承保护路子。工艺铜火锅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它不只是作为艺术品进博物馆、进美术馆、进校园,作摆设、展示,还作为生活用品进入百姓家庭,端上餐桌。这种艺术气与烟火气兼具的保护之路,除了火锅本身所具有的“烟火气”特性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其满足了大众的心理期许。工艺铜火锅的装饰设计、内涵意蕴承载着当地悠久的民族文化及饮食文化的精髓,让人油然而生一种认同感和亲近感。

  广灵剪纸也同样着力于打“生活牌”。作为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广灵剪纸的生机活力来源于艺人们对线条、色彩、造型、刀法等的改进创新,更是根植于现实生活沃土的结果。这种原本只是烘托点缀农家院落炕头的装饰品,在现代的乡愁乡情大潮中被赋予了新的主题和意义,展现出了新气象、新境界。传统广灵剪纸的题材多为戏曲故事、小说人物、花鸟鱼虫,以及象征吉祥幸福的文字、图案等,现在更多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描绘。2008年,第六代传承人高清红作为中国民间民俗文化代表之一,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非遗展示活动,她的巨幅剪纸《56个民族庆奥运》被北京奥组委收藏。她的另一幅作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被世博会博物馆收藏。

  其实,千年的黑陶也在“变”。如今,在吉家庄,黑陶已不再是单纯的文物资源,而是破茧成蝶,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焕发出新的生机。

  订单式:传承就业双赢模式

  毋庸讳言,非遗项目多处于乡村、县城,偏居一隅,常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窘迫和遗憾。诸多非遗产品面临有价无市的尴尬,老年人从事、老年人喜欢,成了不少非遗的生存现状。大同铜器技艺曾一度因为人员流失,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灵丘罗罗腔、晋北耍孩儿、北路梆子等非遗戏曲则面临表演者和观众都日趋老龄化的问题。

  人才是非遗保护传承的关键问题。面对日益多样、瞬息万变的市场选择,如何帮助非遗找到传承人,如何帮助非遗传承人解决生存压力?大同市勇于尝试,以不变“迎”万变,创造性地推出传承就业双赢的模式:吉家庄的陶瓷基地与区域内的高校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将黑陶技艺纳入学校教育,设置黑陶艺术专业,形成“上学就上班,毕业就就业”的模式。“订单式”培养,变的是一对一、师徒传承的方式,不变的是非遗的核心内容,以及对非遗的敬畏之心。它不仅帮助黑陶工艺找到更多的传人,而且在拓宽专业院校办学路子、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方面发挥了作用。现在,大同境内及周边的陶瓷和教育行业,都在尝试联合建立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陶瓷工艺传承体系。

  如今,在大同街巷很容易看到广灵剪纸、大同铜器、康氏绢人,吃到阳高杏脯、灵丘黄烧饼、浑源凉粉,听到北路梆子、耍孩儿。看非遗、听非遗、乐非遗、品非遗、享非遗,成为当地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图景。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23日 11版)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