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我在现场】“空中驮队”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我在现场】“空中驮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6-24 02: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我在现场】

  光明日报记者 王雯静 万玛加

  夏日,记者来到青海果洛玛沁县拉加镇赛什托村采访。这里群山环抱,一些山头上,铁塔巍峨矗立,高悬的输电线伸向远方。

  山脚下,一架重载无人机将两根钢管高高吊起,随着桨叶快速转动,一会儿便稳稳抵达山顶。

  “效率真高啊!”记者感叹。

  “这是我们的‘空中驮队’,专门为这个330千伏线路工程组建的,可省事了!”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现场工作负责人王军平告诉记者,“果洛高山大岭多、海拔高,材料运输是个大问题。以前主要靠人力或牲畜运输,不仅风险高、效率低,还可能破坏草原。用重载无人机当‘空中驮队’,这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还是首次呢!”

  “高原对无人机飞行有影响吗?”记者问。

  “影响还挺大,比如眼前这台无人机,在海拔低的地区,最多能载230公斤,而在这里,最多只能载108公斤。”王军平说,“我们多次试验,在确定最大起飞重量后,才放心让无人机在高原‘上岗’。”

  20来分钟后,300公斤材料运输完毕。“以往,这些材料要8个人花半天才能运完。”王军平话里透着自豪。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24日 01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