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中国行】
光明日报记者 李宏 张国圣
“歌花灯哎,舞花灯哎,村村寨寨闹花灯哎,跳得喜鹊报喜来,跳得百花齐盛开……”11月以来,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隘口镇东平村的四合院里,人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秀山花灯的欢快曲调。
“镇里有7支花灯班,都是村民自发组织的。逢年过节或是喜获丰收的时候,大家总喜欢把花灯跳起,热闹一下!”隘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龙军说。
秀山花灯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唐宋时期的宫廷花灯,经历了数百年的演进,如今已是一种具备自身风格特色的民间艺术。2006年,秀山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秀山,秀山花灯已融入了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每个乡镇都有秀山花灯戏班,每逢年节,当地总少不了秀山花灯表演。
“我是看着秀山花灯表演长大的,小时候寨子里没得啥子像样的文化活动,小娃儿们都知道,只要‘跳花灯’的锣鼓声一响,寨子就是有喜事发生了。”隘口镇村民吕金巧小时候是观看者,如今则是秀山花灯班的骨干。
近年来,秀山县把花灯元素融进了群众广场舞、学校课间操里,并每年举办秀山花灯名嘴宣讲、秀山花灯大家跳等活动,着力打造“秀山花灯大舞台”文化品牌。
“秀山花灯集歌、舞、戏曲、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秀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利说,在一唱一跳间,秀山人民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展露无遗。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12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