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姚昆 苏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杨芳
“以前要么是无机膜材料,要么是有机膜材料,我们团队全球首创了有机—无机复合膜材料!”近日,在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南工大”)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气体净化膜材料的创制及应用”主持人、该校化工学院教授金万勤介绍。
“瞧,这就是我们气体净化膜材料项目中的核心产品之一。”金万勤手握一根长约80厘米、管壁均匀涂覆了有机膜材料的陶瓷管说,“从最初实验室里5厘米的样品到80厘米的产品,我们花了10年才实现气体净化膜材料从实验走向中试。”
2015年,得益于南工大相关政策支持,气体净化膜材料启动了产业化工作,目前已在200余套工程中实现应用,累计处理工业气体超3000亿立方米,新增高附加值粉体和有机溶剂回收价值超10亿元。
从“书架”走向“货架”的,不只是气体净化膜材料。创建“研究所+专业孵化器”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打造市场化运行的孵化器“江苏膜科技产业园”……近年来,聚焦膜技术与膜产业应用,南工大巧织“膜网”,做足“膜文章”。
南工大校长蒋军成说,该校创新实行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先确权、后转化”的模式,赋予成果完成人全部所有权,鼓励科研人员以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或创办学科型公司,“做到依托一个优势学科,聚集一批人才团队,产出一批原创成果,孵化一批产业化公司,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随着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的畅通,一项项南工大膜技术正实现“落地生花”。
“学校积极探索‘膜法+’产业发展方式,陶瓷膜、分子筛膜、水处理膜、气体净化膜、气血交换膜等膜材料及装备,目前已实现产业化,并在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大显身手’。”南工大副校长顾学红说,“一直以来,膜科学技术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带领下,邢卫红、范益群等一批批科技工作者持续聚力攻关,不断开辟膜领域研究的新天地。”
未来,南工大将面向高端化学品、生命健康等领域,实施“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加强膜材料产业全链条布局,开辟零碳能源用膜材料及电池、节能减排型膜材料的创制与应用、生物医用膜及器件、膜法高纯化学品工艺与装备等膜材料领域新赛道。
“持续推动膜技术落地转化的同时,紧扣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使命,学校将积极作为,通过实施‘创新链聚能、产业链赋能、人才链蓄能、制度链效能、生态链焕能’5大计划和25项重点任务,不断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南工大党委书记芮鸿岩表示。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28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