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吐鲁番考古发现唐代西州长史李重晖墓 揭示安史之乱后西域与中央政府关系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吐鲁番考古发现唐代西州长史李重晖墓 揭示安史之乱后西域与中央政府关系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1-14 04: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乌鲁木齐1月13日电(记者赵明昊、靳昊、孙金行)2024年新疆考古工作汇报会11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介绍,考古人员在发掘吐鲁番巴达木东墓群一座唐代墓葬时发现一方墓志,经初步释读,墓主人为唐西州都督府长史李重晖。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尚玉平表示,长史系西州都督府高级官员,地位仅次于都督一职。李重晖墓志揭示了唐朝安史之乱后西域与中央政府交通时断时续状态下的诸多历史信息。

吐鲁番考古发现唐代西州长史李重晖墓 揭示安史之乱后西域与中央政府关系

出土的武士俑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巴达木东墓群位于吐鲁番火焰山镇巴达木村,西南距高昌故城约5公里,北面正对火焰山。墓群此前曾先后发现两任唐北庭副都护高耀墓、程奂墓。2024年4月至11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吐鲁番学研究院,对巴达木东墓群区域内7座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其中,十六国墓葬4座,唐代墓葬3座,出土各类文物270余件(组),多件文物在新疆属首次发现。

  尚玉平介绍,李重晖的墓志由志盖和志石组成,志石竖排右起阴刻楷书19行580字,首题“唐故西州都督府长史朝散大夫太子中允陇西李公墓志铭并序”。目前史料中尚未发现李重晖的相关记载。根据墓志,李重晖生于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卒于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享年83岁。一生历官四任,先后是“瓜州都督府户曹参军”“西州都督府交河县令”“西州都督府录事参军”“西州都督府长史”。

  “从出土墓志来看,李重晖出身关陇贵族,其家族成员在政坛上十分显赫。”尚玉平说。李重晖祖父李檀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守亳、汝、魏三州刺史,赠尚书左仆射”,《新唐书》记载李檀封爵“敦煌公”。父亲李谨为“正议大夫,行汾州长史”,堂兄李泌在唐德宗时更是官居宰相。

  “从墓志反映内容来看,李重晖并未享受家族荣光,而获得世袭爵位。”尚玉平介绍,墓志记载李重晖“忠以报国,倾慕班超之志”,其从瓜州来到西州,一生未回,体现了报效国家、立功边疆的赤胆忠心。

  “年号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纪年方式,也是中华文化符号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央政府制度在各地能够施行的形象体现。”尚玉平说,安史之乱后,西域与中原隔绝。墓志记载李重晖卒于“贞元五年十二月九日”,表明唐西州地方政府在孤立无援的绝境下,仍奉行唐中央政府的年号,坚守正朔。

  “李重晖作为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历官四任,完全符合官吏的诠选与升迁路径。”尚玉平表示,这说明西州陷落的前夜(李重晖卒于公元789年,西州陷落在公元792年),政府机构运行机制并没有中断,职官体系相对比较完善。

  据了解,本次发掘的四座十六国墓葬普遍规模较大,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五铢钱、银指环、云母片等较为贵重的器物,两座墓中还发现了壁画。墓葬形制与西安、洛阳等地十分相似,墓主应为当地庶族地主或部族的大姓。

  在此次发掘的3座唐代墓葬内,共出土遗物132件(组),以彩绘泥俑为主,另有金银平脱花鸟纹铜镜、银平脱花卉纹蚌壳、银平脱葵形漆盒、白瓷碗、三系绿釉陶壶、四系青釉罐、骨骰子、玉开元通宝、铜下颌托等,属新疆地区首次发现。

  “金银平脱器首见于汉代,流行于开元天宝年间,是盛唐铜镜制造工艺的创举。作为皇帝赏赐重臣亲信和赠送外宾的御赐品,反映了唐代极度奢华的一面。”尚玉平介绍,由于耗金费工,唐至德二年、大历七年曾先后两次下诏禁造金银平脱器,导致其存世寥寥无几。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灭高昌麹氏王朝,以其地置西昌州,不久改名西州,其治所在高昌城(今吐鲁番市高昌故城)。西州地扼天山南北孔道,为丝路重镇。尚玉平认为:“该墓地出土大量钱币,既有开元通宝、乾元重宝等在当地流通的主体货币,也有突骑施钱、波斯萨珊王朝卑路斯银币等外来货币,足以证明西州在古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中的重要地位。”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14日 09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