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舞台艺术众家议】
作者:亓雯、姜铁红(分别系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
舞蹈界曾有一场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是否还有生命力的争论。有一种声音提出,民族民间舞只是“没有生命力的博物馆艺术”,最终要被现代派舞蹈所取代;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民族民间舞是时代气质与生活气息的体现,不会被取代。而经典舞蹈《奔腾》40余年后再度火爆似乎为这场争论给出了答案。
回顾2024年,民族民间舞《奔腾》以充满力量的舞蹈动作和激昂向上的情感,被众多年轻人在短视频平台转发、评论,无疑是令舞蹈界热议的一个事件。然而,这支舞蹈并非新作,而是创作于40余年前。它穿过时光甬道,仍引起当下年轻人的情感共鸣,以新的传播方式走红出圈,昭示出民族民间舞的蓬勃生命力。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各种文化思潮和艺术形式不断涌入。在当时,舞蹈界有一场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是否还有生命力的争论。有一种声音提出,民族民间舞只是“没有生命力的博物馆艺术”,最终要被现代派舞蹈所取代,它蕴含的民族性、乡土气需要被“洋化”。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能否定民族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是时代气质与生活气息的体现,它具有对当代社会的适应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将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
《奔腾》的编导、我国著名舞蹈教育家马跃正是后一种观点的坚持者之一。他用民族的、生活的审美观念,在保留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打破既往蒙古族舞蹈的风格与模式创作了《奔腾》。这支展现年轻牧民们在广袤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上策马奔腾场景的舞蹈,不仅在1986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上荣获了编导一等奖和表演一等奖,也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民族民间舞创新表现手法、舞蹈风格以及艺术观念的代表之作。而这支舞蹈在面世40余年后的又一次火爆则再度为这场争论给出了答案。
《奔腾》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民族民间舞在立足自身文化与审美的本体追求基础上,不断寻求创新发展的体现。
作为一支蒙古族舞蹈,《奔腾》中的舞蹈动作皆源于生活原型,充满了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动作元素。这得益于马跃多次深入草原采风,体验牧民生活,从生活中获得创作灵感的理念。他在作品中很好地融入了蒙古族民间舞蹈动作和体现他们日常生活的舞蹈语汇。如作品中不仅包括基本的走马步、平步、旁踢步、回身步等,还包括大量吸腿踏磋步、迈脚垫步等配合勒马、扬鞭、揽缰绳等手型的吸腿动作,上肢动作则采用舒展柔美的大柔臂、双甩臂等元素。这些都是在继承传统蒙古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基础上,加以变化发展的创新设计,突出了舞蹈的造型美感,丰富了原有蒙古族舞蹈动作的节奏感和力量感,使作品的动态语言呈现出强大的张力。
《奔腾》的创新还体现在对舞蹈结构的突破上。今天在新媒体网络上广泛传播的《奔腾》片段,是经过创作者持续多年不断打磨提升后的呈现。这支舞蹈在成为作品搬上舞台之前,先是在课堂教学中有了雏形,到参加1984年的北京市舞蹈比赛时,还只有一段马舞组合。后来,为了进一步强化艺术的章法与技巧,使作品结构更加丰满,马跃在第一版《奔腾》中加入了成就经典之作的第二段“好来宝”组合,形成了由快到慢的舞蹈情绪。同时,他认为新中国舞蹈在早期创作中采用的来自苏联的快板、慢板的结构模式远不够丰富精彩,于是又加入了第三段的绿浪组合,使作品最终以“快板+慢板+快板”的三段体结构,形成了首尾呼应。创作者对舒缓、松紧、快慢、抑扬、对称、呼应等元素的灵活运用,令舞蹈的美感层层递进,体现出“以变化为美”“以个性化语言为美”“以流畅为美”的创作风格。这既是编导自我审美的一种表达,也是对于舞蹈结构美探索的缩影。
《奔腾》能够使当下年轻人产生情感共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舞蹈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捕捉。这支舞蹈虽然围绕马的奔腾形象展开动作编创,但在立意上表现的不只是马的精神,更是马背上人的精神。舞蹈用马姿、马步、马舞的艺术形式描摹出漫漫草地和茫茫大漠的雄浑和马背民族粗犷、豪放、强悍的性格特征,进而升华到马背上的人民对待生活的热情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马跃在编导作品时,并没有完全按照当时人们已经普遍认可的蒙古族舞蹈风格进行设计,而是遵循音乐的走向和风格。他认为,蒙古族音乐内容丰富,蕴含着丰富的动态形象,要从中捕捉符合时代的艺术表达。当时的中国社会充满了积极向上和奋发向前的精神,舞蹈营造出的气势正是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与活力的形象映射,所蕴含的积极乐观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正是那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这种奔腾不息的精神代代相传,与当代年轻人追求梦想、勇于创新的态度不谋而合,也是当下社会所需要的正能量,激励着人们在新的时代中不断探索、勇往直前。
其实,每一部堪称经典的艺术作品都体现着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的精神。比如,徐悲鸿以重庆十八梯民众取水的艰辛场景为灵感创作的国画《巴人汲水图》,体现出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坚忍与抗争精神;豪放深情的歌曲《赞歌》,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几年热门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将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与现代舞蹈结合,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受中华传统美学的艺术魅力。这些都说明,艺术的价值并不只在于形式,而更在于其能够触动人心的力量。2024年,《奔腾》这部旧作,以舞蹈的形式将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传递给了新一代的观众。
在《奔腾》视频火出圈之后,很多外国友人也通过这段舞蹈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这更是说明艺术不分国界,舞蹈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不仅没有沟通屏障,还具有独属于肢体语言的感染力,这种触动人心的力量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魅力。今天,无数舞者仍在奔腾着、传承着,用一个个优质的作品昭示着民族民间舞的生命力。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15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