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旧照记录“活历史”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旧照记录“活历史”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2-06 03: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春走基层·天南海北春潮涌】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冯家照

  “这座由老礼堂改造的老照片馆,虽不算宽敞,却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春节假期,在河北省景县,在外工作多年的冯晓朦感慨,这里唤醒了她的“乡愁”。

  景州老照片馆位于景县中学旧址中的老礼堂,以老照片为载体,展现了景县一百多年的沧桑巨变。

  刚一踏入展馆,便被眼前十几张照片组成的“星空玄门”所吸引——千佛阁、无梁殿、舍利塔……这些照片以时间轴和胶卷的形式展现着景县的文物古迹。

  绕过“星空玄门”,玻璃展柜里躺着一台海鸥120相机,机身斑驳的皮套上别着张泛黄的纸条:“轻摇手柄有惊喜。”试着转动侧边黄铜旋钮,展柜内竟传出了录音:“同志您好,我是国营迎宾饭庄老张……”原来这相机连着暗格里的老式磁带机,几个中学生围过来抢着摇手柄,磁带里蹦出不同年代的拍照趣事。

  随着磁带声音响起,展馆中1100多张照片仿佛“活”了起来:1980年景县化肥厂全景图里,戴着白手套的老技工正在介绍操作流程;1992年一家商铺开业典礼上,踩高跷的艺人险些撞翻冰糖葫芦摊子……

  “在这里,我仿佛与过去的‘我’对话。”游客孟繁星说。

  “景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景县老照片馆馆长李莹介绍,影像可以最直观、最真实地展现景县的历史变迁。

  近年来,景县依托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文化场馆、社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新建、升级改造了一批规模适当、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截至目前,景县已累计打造阅读类、非遗类、文化艺术类等公共文化空间106家。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空间的内容和形式,引入更多元化的文化元素和活动,满足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众需求。”景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克表示。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06日 04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