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文化评析】跟着电影去旅行成文旅新风尚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文化评析】跟着电影去旅行成文旅新风尚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2-07 03: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文化评析】

  作者:司 若 庞胜楠(分别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副教授)

  今年春节,一场“光影之旅”在神州大地悄然开启。

  在山东乐陵,为拍摄电影《唐探1900》而搭建的唐人街主题园区限时开放,吸引了全国数万名游客前来打卡体验。园区内的复古建筑、特色商铺以及精心设计的沉浸式演艺,让游客仿佛置身于电影场景中。《封神》系列电影的热映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河南,踏上“封神之旅”,探索神秘的殷商文化。在安阳殷墟景区,盛装的“妇好”为游客献上精彩的《妇好出征》演出,在“封神考古体验营”里,游客可以参与模拟考古发掘,亲手触摸3000年前的甲骨。除夕夜,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主角哪吒、敖丙出现在四川成都天府双塔的新春灯光秀中,向市民游客送上新春祝福,近10米高的巨型“哪吒”更是让成都环球中心成为这个春节的热门打卡地。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不仅通过视觉和情感的双重冲击吸引着观众,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他们对电影故事中特定地点、文化和风情的认知与向往。如今,“跟着电影去旅行”正成为文旅新风尚。《阿凡达》带火湖南张家界,《卧虎藏龙》让浙江安吉竹海名扬天下,《长安三万里》以诗为媒引领游客来到陕西西安探寻大唐盛世……电影对旅游业的带动效应有目共睹。

  近年来,这一新兴趋势也获得了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国家电影局发布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为电影与旅游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明确提出,促进电影衍生品开发及授权,推动电影与游戏、旅游等融合发展。这一举措以创新思维拓展了电影消费的新空间,为电影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打造“跟着影视去旅行”品牌,推动电影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落实落地落细。在相关政策指引下,有关部门连续两年举办“跟着电影去旅游”活动,鼓励各级电影主管部门、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携手电影出品方、宣发方及旅游景区,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加强合作联动,积极将电影“流量”转化为旅游“留量”。“跟着电影去旅行”,让旅途变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让城市因电影的镜头而生动鲜活。在旅行中,城市形象得到提升,传统文化得到弘扬,新型消费场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游客的旅途增添了新鲜与惊喜。

  电影旅游的魅力,不仅在于视觉享受,更在于文化体验。当我们漫步在“1900年”的唐人街,感受到的是百年前华人的奋斗精神;当我们在殷墟遗址前驻足,品味到的是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当我们在成都街头寻找“哪吒”的足迹,体会到的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已有理论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通过与自己喜爱的文化符号或群体保持关联,来获得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这种对关联的渴望,会重塑旅游体验的内涵,游客们通过实地探访电影中的场景,与电影文化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与精神共鸣。

  展望未来,伴随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普及,沉浸式、互动式的影视旅游体验将越来越丰富,“跟着电影去旅行”将成为人们体验文化、探索世界的日常方式。这一新兴趋势向我们揭示了文化如何成为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和选择。相信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充满中国文化魅力的优秀电影为旅游产业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意元素,“跟着电影去旅行”将成为连接文化与生活不可或缺的桥梁。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07日 02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