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厘清责任分工 规范执法程序 民政部公布《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办法》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厘清责任分工 规范执法程序 民政部公布《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办法》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2-20 02: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任欢

  社会组织是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重要力量。2024年6月,民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引导社会组织助力拓展就业新空间、扩大就业资源对接、细化就业服务。之后,广大社会组织积极响应,通过开发岗位、搭建平台、拉近校企距离等举措,助力高校毕业生顺利步入职场。

  但是,非法社会组织如同社会组织领域的“毒瘤”,往往打着社会组织旗号胡作非为,威胁国家安全、损害群众利益、扰乱社会秩序。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民政部持续加大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力度,2018年以来联合公安部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开展了三次专项行动,“专项行动结束后,民政部推动打击整治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2024年,各级民政部门依法处置非法社会组织1066个”。

  “近年来,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面临的形势日趋复杂,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表现在非法社会组织活动更加隐蔽,发现难、取证难;违法成本偏低,许多非法社会组织被取缔后,换个“马甲”继续开展活动;各地执法程序不统一,有的烦琐、复杂,有的简单、随意等。

  如何更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持续筑牢社会组织健康发展“防火墙”?近日,民政部公布《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据了解,《办法》在明确打击对象方面,将具有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社会团体筹备期间开展筹备以外活动,被撤销登记、吊销登记证书后继续以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等三类情形的组织作为打击整治对象。同时,将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实施管理、尚达不到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以及其他依法无需进行登记的组织排除在非法社会组织之外,避免误伤。

  在厘清责任分工方面,《办法》确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取缔工作的基本原则;增加提级管辖规定,即上级登记管理机关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直接办理下级登记管理机关管辖的案件;对于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擅自开展活动的组织(如未取得办学许可证便对外开展活动的民办学校),明确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避免监管空白。

  “在规范执法程序方面,《办法》明确调整优化取缔程序,切实提升取缔规范化水平,包括增加立案审批、调查取证、询问检查等相关规定;在完善执法措施方面,《办法》明确对于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的非法社会组织,经劝诫、教育后主动及时解散的,可以不再作出取缔决定。同时,《办法》还要求强化执法协作,明确对参与非法社会组织活动或者为其活动提供便利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实际上,抵制非法社会组织,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努力,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公众在参加社会组织活动前,可以到“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或者“中国社会组织动态”政务微信进行查询。凡是查不到的,这个组织就可能有问题,至少不是合法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发现非法社会组织线索后,可以通过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投诉举报’栏目或者向当地民政部门进行举报”。

  “我们还总结了‘六不做’。一是不参加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社会公众不参加非法社会组织活动,不购买非法社会组织的‘奖项’‘证书’,不为非法社会组织提供资金等支持。二是不为非法社会组织站台。党员干部、社会名人不为非法社会组织‘站台’或‘代言’,不给非法社会组织‘背书’。三是不报道非法社会组织活动。新闻媒体在涉及社会组织的新闻报道过程中,认真核实有关社会组织登记信息,不给非法社会组织提供宣传机会,切断非法社会组织宣传渠道。四是不与非法社会组织开展合作。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机构,不与非法社会组织开展合作,不向非法社会组织提供场地或服务,不为非法社会组织的活动提供助力。五是不给非法社会组织提供网络活动平台。互联网企业不为非法社会组织线上活动提供平台,加强各类网络账号的开设管理,强化发布内容的审核把关,挤压非法社会组织网上生存空间。六是不向非法社会组织提供资金渠道。金融机构不为非法社会组织活动提供便利,斩断非法社会组织资金来源。”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步,民政部还将加强民政系统业务培训,对《办法》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解读,帮助民政执法人员精准把握法条要义,依法依规开展打击整治工作。同时,加大实地调研指导,赴相关地方对《办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调研,跟进掌握实施情况,及时校准偏差,确保《办法》各项规定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20日 04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