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更好发挥数据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更好发挥数据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4-24 03: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智库者说】 

    作者:綦鲁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数据事业是一项创新性事业,涉及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数据产业与生态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之中,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成为影响大变局的重要变量。发展数据事业,是我国把握数字技术革命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从“追赶者”到“引领者”转变的必然选择。在这项重要任务中,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促进数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首先,应在推动数据事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源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宏观上看,数据是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政府部门通过战略引领和市场培育,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以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及相互赋能,提高各类要素的创新发展活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中观上看,政府部门通过政策引导以及标准体系建设,发挥数据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赋能作用,以及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的催生作用,将大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从微观上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持有的或合法获取的数据,是企业成长的重要资源。政府部门支持产业互联网等平台建设,以数据权益实现机制为重点分类推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将有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与转型动力。

    其次,应在以数据事业促进共同富裕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数据事业不仅具有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职能,还在促进数据红利普惠共享中发挥重要角色。数字鸿沟问题一方面表现在代际、城乡之间,另一方面也表现为数据要素更容易向在市场中获得控制或垄断地位的企业集聚,中小企业在数据获取和利用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地位。政府部门通过强化数字基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推动优质数据资源共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还可以通过规范企业的“数据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共享数据红利,保障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公平的发展模式。

    再次,应在通过数据事业增强国际竞争力与安全水平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数据的开发利用水平体现着一国的竞争力,然而,数据的自由流动又会影响国家安全。我国数据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利用好数据资源存量大的优势,发挥好政府部门在促进数据技术跨越发展、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积极参与全球数据治理规则制定上的关键作用。

    不同于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数据具有自身独特属性。更好发挥数据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本质上要求充分把握数据特性及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形成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之间的协同,通过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拓宽价值创造空间,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数据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动力。一是为数据要素的确权与流通创造制度基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需以数据产权明晰为基本前提。通过明确数据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分配权等,建立起数据的流通、交易与收益分配机制,破除“数据孤岛”,促进数据要素顺畅流动,并在流动中探索建立数据要素市场化定价机制。二是为数据治理提供有力支持。数据具有流动性高、复制成本低等鲜明特点。这既能通过提升数据与其他要素的结合效率带来经济增长的倍增效果,也可能带来隐私泄露、数据滥用、数据篡改等潜藏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数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则。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数据治理法律法规体系与数据权益保护、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等制度框架,采用数据治理技术,有效提升安全保护能力,保障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此外,政府部门建立统一的促进数据互联互通的标准体系,将为数据治理提供重要参照与遵循。三是为数据生态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数据生态体系带有公共品属性。实践证明,各级政府在算力网络、数据中心等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在城市大脑等平台,在数据交易所的规划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力地支撑了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应用、评估等各环节协同发展,促进了数据生态体系中的产业链培育与配套服务建设。

    展望未来,数据事业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也要实现规范安全发展。这就需要遵循“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原则,进行创新性变革,发挥好政府的市场培育、统筹协调、监测评价、安全保障作用。在市场培育方面,要把握好数据特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从市场化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数据应用。勇于破除束缚数据生产、流通、利用的惯性思维和条条框框,协同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破解“数据资源丰富、数据价值闲置”困境,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总体效率。在统筹协调方面,应通过完善规划编制管理,按需推动算力中心、数据交易机构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权、流通、收益分配等数据基础制度,为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增添驱动力。及时出台与规划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强化跨部门、跨层级沟通协调和政策协同,充分调动数据管理和各数据持有部门的积极性,合力推进数据整合共享、开发利用。在监测评价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事业评价体系,包括数字技术研发、数字人才培养、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消费、数字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成效,数据事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同时应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完善激励措施,引导各参与方行为向政策目标靠拢。在安全保障方面,平衡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形成风险管控长效机制。数据安全是数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应建立分类分级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创新,为数据要素安全有序流通提供基础保障。构建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健全数据安全立法和监管执法机制,制定严格的数据安全法律法规,明确数据安全监管执法主体、执法标准和执法程序,加大对数据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数据安全法律法规有效实施,数据安全风险得到及时控制。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24日 07版)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