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论坛】汇聚强国兴军的磅礴力量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论坛】汇聚强国兴军的磅礴力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4-25 04: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论坛】

  作者:李玉滑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4月23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双拥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部队建设和改革,主动为广大官兵排忧解难,进一步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军队、尊崇军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军队要树牢宗旨意识,积极支援地方建设发展,以实际行动为人民造福兴利。”这一重要指示,是党领导双拥工作的历史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成果,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双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创造,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中,军政军民团结是我们力量源泉所在,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双拥工作联系军地、团结军民,可更好发挥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发挥对军地双向支持的独特优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深化双拥模范创建,巩固扩大双拥社会基础,就是推动党中央双拥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重要一环。

  新时代双拥工作服务部队备战更为聚力。进入新时代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坚持发展不忘拥军、平时不忘战时,把支持部队建设做好拥军服务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用心用情为部队和官兵办实事、办好事。近年来,国防和军队改革持续深化,各地主动做好新调整组建和移防换防部队服务保障工作,着力解决部队和官兵关心关注的重难点问题。聚焦服务部队备战打仗,打仗需要什么,地方就保障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地方就准备什么。支持“前沿”,发挥地方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支持驻军部队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攻关革新;为军队提供云计算、数据分析等智力支持,将军民鱼水情从“送军粮”转化为“送科技”。部队练打仗,地方练支前。发扬拥军支前传统,大力支持部队多样化军事任务,扎实搞好各类保障工作;积极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支持部队装备器材升级改造,搞好技术保障、人才培养培训等。

  爱国拥军,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党和政府持续在解决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让军队后盾更稳、力量更足。提高对退役军人的社会优待,营造社会尊崇氛围,既是对军人往昔奉献的肯定,也在社会上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激发全民参军报国的热情。全力保障退役军人安置,落实好医疗、社保、就业等待遇,大力支持退役军人参与创业与创新。完善抚恤优待政策体系,不断提高抚恤待遇水平。做好军属随调随迁、安置就业、创业扶持等工作。政府、社会和学校更多关心军人子女教育,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随父母调动转学等方面提供支持。“双拥小苑”“军人驿站”“沂蒙新红嫂”等拥军惠军举措和品牌,饱含着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厚爱,也折射出全社会尊崇军人的价值追求。尊崇军人,需统筹考虑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的实际需要,提高服务保障措施的精准度,用心用情帮助军人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全力以赴为广大官兵排忧解难,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履行职责使命。

  军队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有为。子弟兵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救灾抢险一线,到处都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人民子弟兵向险而行,与人民群众并肩战斗、众志成城。发扬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勇于承担应急处突、抢险救灾、重大安保等急难险重任务,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改革发展成果。同时,全军部队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大力支援地方重点工程、生态工程、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助力群众增收致富;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国防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25日 03版)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