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国际观察】
光明日报记者 阮紫嫣
5月1日,拉锯数月的美乌矿产协议签了。这份历尽波折的协议里,不仅有美国的“成果”,还有乌克兰的诉求,欧洲的忧虑和俄罗斯的注视。不过,美乌矿产协议能否推动俄乌和平,仍待时间检验。
“沉甸甸的成果”
5月1日,乌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在社交媒体上透露,美乌签署《美乌重建投资基金成立协议》,即此前各界所称的“矿产协议”。
在特朗普执政百日之际,美国经济刚刚创下了三年来最差季度表现,这一矿产协议的签订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份“沉甸甸的成果”。
3月以来,俄乌停火协议和美乌矿产协议双双陷入僵局,美国近来对俄乌和谈明显失去耐心,国务卿鲁比奥也几度声称有可能退出斡旋,美国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相较于美国此前提出的版本,此次协议在乌克兰关切的债务义务、军事援助等问题上都有所回应。比如,协议未提及乌克兰对美国的债务义务。乌方称,双方成立的投资基金各自控股50%,预计在最初的10年里,基金的利润和收入不会进行分配,而是全部投资于乌克兰的新项目或用于重建,具体条件将进一步商讨。此外,协议称美方可能向乌方提供新的军事援助,例如提供防空系统。
矿产协议签订后,其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路透社报道称,美乌之间的不确定性和谈判障碍一直持续到协议签署前的最后一刻。协议签订后,仍需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批准才能生效。另外,乌境内诸多矿藏位于俄控地区,实际开采难度较高。更有专家指出,当前冲突环境下,外国对乌投资意愿低迷,矿产项目开发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协议更多具有的是象征意义。
但对美国而言,协议仍可以被视为一大“成果”。有分析指出,美国政府希望以矿产协议让世界看到其推进俄乌和谈进程的能力,并进一步让俄乌都作出妥协,接受美国拿出的方案。此外,这份矿产协议本身的战略价值不容忽视。乌克兰国家地质局发布的报告指出,乌克兰拥有美国认定的50种关键战略材料中的22种。据统计,美国军队约87%的装备需要稀土资源,包括F-35隐身战斗机等尖端武器系统。
此前,美国政府曾要求乌克兰支付5000亿美元,以补偿美国自2022年以来对乌的援助。这份矿产协议,便是“抵偿”方式之一。有专家指出,美国政府希望以矿产协议的签订,显示其能够从美国利益出发,尽快从乌方得到回报。特朗普在协议签署当天称,这项协议“理论上”意味着美国从乌克兰获得的将比付出的多,他不想因为没有收回投资的资金而显得“愚蠢”。
“非同寻常的勒索”
对于美乌矿产协议,欧洲国家目前鲜有表态,个中原因耐人寻味。倒是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软件上发文称,“特朗普成功地迫使基辅政权用自然资源支付美国的援助”。
据报道,在矿产协议正式签署期间,有知情人士透露,美方告知斯维里坚科,“要么准备好签署所有协议,要么回国”。
从2月28日泽连斯基黯然离开白宫开始,乌克兰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鲁比奥4月27日还在说,白宫可能会在接下来一周就“这是不是一项我们希望继续参与的努力”作出决定。就在此番强势表态仅3天后,美乌矿产协议尘埃落定。
回看矿产协议的谈判过程,也能从浓浓“火药味”中感受到乌方的无奈。在白宫激烈争吵之后,泽连斯基曾表示,“我不会签署让乌克兰十代人都要偿还的协议”,认为美方提出的协议版本“要价”过高,而且还不包括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这一重要关切。欧洲媒体当时普遍认为,美方开价高到令人难以置信,几乎等同于“对乌克兰进行永久性经济殖民”。
尽管面临挫折,美国方面始终坚持将签署矿产协议作为解决俄乌冲突的前置条件,对泽连斯基频频“开火”,甚至进行“越顶外交”,绕开乌克兰与俄罗斯直接谈判。美国政府毫不讳言,将向乌克兰索要“任何我们(美国)能得到的东西”。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勒索行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欧洲研究所所长亚当·图泽这样形容这一矿产协议。《华盛顿邮报》评价道:美国新一届政府颠覆了美国近一个世纪以来处理全球事务的方式,使世界回到了强国向弱国索取贡品、通过胁迫扩张领土的时代。
不只是矿产协议,美国在俄乌冲突的和谈进程上正全面施压,以加快进度。4月29日,鲁比奥称现在需要俄罗斯和乌克兰提交具体提案。若无进展,美国将退出调解进程。在美国频频扬言“退出斡旋”下,俄乌近期均给出回应。
矿产协议是乌克兰的“答复”之一。而俄方也宣布将在5月8日至11日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期间停火72小时,并期望乌方同样作出停火安排。但另有分析认为,俄罗斯之所以“松口”,主要是因为收复库尔斯克州为其赢得了谈判的重要筹码。
有媒体评论称,美国以“退出谈判进程”对俄乌极限施压,是因为俄乌问题之复杂、俄罗斯立场之坚定、乌克兰作战之决心,都超出了估算,美国政府正逐渐失去耐心。
欧洲的忧虑
针对美乌矿产协议,欧洲密切关注,百感交集。
对乌加强安全保障是欧洲的核心诉求之一,但这份矿产协议,似乎未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案。法新社报道称,美乌矿产协议不提“还债”,但亦未提安全保障。特朗普曾表示,欧洲应该承担起对乌安全保障这一责任,因为这符合欧洲的利益。《纽约时报》分析认为,特朗普断然拒绝承诺任何安全保障,可能加深了欧洲的担忧。
自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美国外交政策出现明显转向,将重置美俄关系作为外交主线,甚至未将俄乌停火作为美俄关系正常化的先决条件。为此,美国此前有意将乌克兰与欧洲排除在谈判桌外,于今年2月直接与俄罗斯在沙特围绕俄乌冲突达成4点共识。此举让欧洲感到震惊和深深不安。欧洲多国领导人纷纷表态,敦促美国不要把欧洲和乌克兰排除在谈判桌外。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在3月召开的欧盟特别峰会上指出,任何俄乌和平协议的达成,欧洲都要在谈判桌上,这“事关欧洲和平与安全问题”。
在4月17日举行的巴黎会谈上,乌克兰和欧洲如愿“坐上牌桌”。法国外长巴罗对媒体表示,这是“美国、乌克兰、欧洲首次坐在同张桌前”磋商乌克兰问题,并称将在伦敦进行后续会谈。然而,伦敦会谈还没开始就陷入僵局。因乌方表示不接受美方提出的停火协议框架,鲁比奥、总统特使威特科夫取消伦敦之行,一场高级别会谈被迫“降级”,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有分析称,在矿产协议、乌克兰能否加入北约等多个事项上,美欧在俄乌冲突中的诉求和利益并不一致,这便是美国不想让欧洲“上桌”的原因。
欧盟也曾在2月向乌克兰在矿产资源领域抛出橄榄枝,并承诺这是一项欧乌“双赢”协议。欧委会执行副主席斯特凡纳·塞茹尔内说,乌克兰可以为欧洲提供其所需要的30种关键材料中的21种,而欧洲所能提供的附加价值在于,“我们永远不会要求达成一项非互利的协议”。
目前来看,美乌签订的协议声明“不违背乌克兰欧洲一体化义务”,而欧盟尚未就美资深度介入乌能源领域表态。有分析称,若欧盟以“市场公平性”为由限制基金运作,可能引发跨大西洋经济摩擦。但在大部分欧洲国家将自身安全与北约绑定的情况下,其注定难以同美国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更难以凭借自身力量改变现实。
“美国和欧洲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英国《卫报》这样写道。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欧洲如今面临“特朗普困境”。在美国导致的动荡和不确定性中,欧洲各国正重新评估其外交与安全策略。
美乌矿产协议的签署,无疑为俄乌谈判的天平再添变量。这一进展是会加速和平进程,还是激化固有矛盾,美国还会不会动辄威胁“放弃斡旋”,均有待进一步观察。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03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