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北京5月13日电(记者李春剑)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新发布《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等5项重要国家标准,重点聚焦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等领域。在市场监管总局和应急管理部13日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安全生产监察专员林冰表示,相关标准将助力有关方面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在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悉,此次发布的《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建立了火灾隐患分级判定体系,通过量化指标和动态评估模型,实现隐患早识别、早预警,筑牢消防安全防线;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则通过系统构建覆盖生产、储存、经营全流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安全管理从“被动整改”向“主动防控”转型。
应急避难场所作为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在突发事件预警响应、抢险救援、过渡安置过程发挥重要作用。据悉,此次发布的《应急避难场所通用技术要求》《应急避难场所管护使用规范》《乡村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规范了场所规划、设计、管护、使用等全生命周期技术要求,将有效提升全社会应急避难能力水平,确保灾害发生时人民群众能够“有地可避、有序可循”。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刘洪生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涵盖矿山、危化、消防等10大领域2000余项国家标准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供技术保障。相关统计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已累计批准发布防灾减灾救灾国家标准70多项,下达国家标准计划超过100项,涉及应急预案编制、灾害风险评估、气象防灾减灾、应急避难场所、救援物资配备等重要行业领域,为推动安全治理从事后整改向事前预防转型提供了标准保障。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14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