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流动的调色板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流动的调色板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5-18 04: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览事速递】

  “流动的调色板:从柯罗到印象派”展览近日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法国兰斯美术馆的66幅真迹画作,是近年来湖北省规模最大的西方油画真迹展。展览画作涵盖1867年至1907年间的油画佳作,横跨巴比松画派、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三大艺术运动,带观众领略画家们的光影魔法。

流动的调色板

  法国画家卡米耶·柯罗的绘画既有古典主义的典雅、宁静,又有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现实主义的纯朴自然。柯罗的风景画,在色彩方面运用最多的是银灰色和褐色调子,将灿烂的阳光或弥漫的晨雾展现得富于诗意,充满宁静感。《芒特(清晨)》《春日的林间小径》《春天·柳树林》等作品,刻画出田野中朦胧、幽静的景色,既具有新古典主义的严谨构图,又体现出户外观察所获的细腻光影和生动色调。

  自19世纪30年代起,有更多同柯罗一样的年轻人走出画室,扎进森林、田野作画。位于巴黎南郊枫丹白露森林边的巴比松村庄,就是众多风景画家们的户外写生基地。因此后人将此类以自然写实的手法描绘乡村风景和田园生活的画家,称为“巴比松画派”。他们的画笔不再专注于历史和神话故事里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田间劳作的农夫、饮水的绵羊、河上的渡船等场景,每一幅画作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此次展览还包含印象派及后印象派时期的诸多精彩画作。莫里斯·丹尼笔下的红色海滩、马克西姆·莫弗拉画中的落日残阳、亨利·马丁所画的维尔河谷暮色……斑斓的色彩在画面跃动,轻快的笔触传达出画家的激情。观众可以在一幅幅风景旖旎的画作中,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美妙气息。

  (于园媛整理)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18日 12版)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