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通讯员 郭玉培
“老王家闺女结婚了?怎么没见在楼下安排流水席呢?”
“人家是新人新事新办,没摆流水席,一点也没扰民。”
……
日前,河北省河间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马忠文闲暇时和朋友遛弯,边走边聊。
作为老王的朋友,同时也是倡导移风易俗的支持者,马忠文不仅承担起了沟通新人及其亲朋好友的任务,还亲自协调了从婚庆公司到酒店预订等每一个婚礼细节,希望让老王带头,继续大力推行“零彩礼”。他说:“让领导干部带头践行‘零彩礼’,对于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大有裨益。”
为了实现简化婚礼流程的目标,马忠文与新人及双方家庭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耐心解释新时代婚育文化的内涵,强调文明节俭的重要性。面对新人长辈对传统习俗的坚持,还有亲朋好友的疑惑,马忠文多次深入交谈,用心解答。最终,不仅赢得了新人双方父母的认可和支持,实现了“零彩礼”的目标,还说服了两家人放弃了传统的流水席和在自家楼下举行婚礼仪式等传统婚礼程序,将婚礼的时间大大缩短。
这一做法得到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评价,为河间市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树立了榜样。
作为土生土长的河间人,马忠文曾在乡镇工作多年。他目睹了人情攀比、婚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对社会风气的污染,深知高价彩礼给农民带来的沉重负担。在他看来,婚俗改革难在哪,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必须搞清楚。为了收集第一手材料,他一有空就骑着电动车串村,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和村民拉话。
通过深入调查,马忠文了解到,对于高价彩礼,群众早就盼着立个规矩,但受制于周围环境,很少有人愿意出这个头。“中央有精神,群众有期盼,这个事必须干好。”马忠文说。
在马忠文的推动下,河间市民政局指导河间市所有村(社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明确婚嫁事宜的操办流程、指导标准,并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定期举办“零彩礼”集体婚礼……近几年来,河间市先后涌现出“零彩礼”新人887对,婚事花费比从前平均减少了10万元。
2021年4月,民政部将河间市确认为首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之一,这也成了马忠文工作的动力。在他的努力下,河间市建成全国第一个将诗经文化与婚俗文化相融合的花园式婚姻登记中心,常态化邀请市相关领导为“零彩礼”“低彩礼”新人颁证,还给当地2000多辆共享单车加装宣传元素,让婚俗改革之风吹遍河间。
由于成绩突出,马忠文不仅获得了河间市广大城乡群众的高度赞扬,同时也获得了河北省民政系统“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十佳个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坚信只要心中有民、心里敬民,扎根人民、服务人民,必能干出一番事业,不辜负党的信任和人民的期待。”马忠文道出了这些年他奋战在一线的初衷和信念。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21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