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学术动态】
作者:冀文亚
6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主办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职能部门、相关研究单位负责同志,全国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机构负责人以及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与会。
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赵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引领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建军指出,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本源、理论根魂、政党领导、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战略策略、推进方式、世界意义等方面的认识,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刘雷认为,现代化需要有观测指标、科学评价和客观标准。他从自然科学的角度采用系统学方法,对世界现代化全过程展开系统研究,科学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具有独特价值和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以其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路径,创新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冠梓指出,世界现代化历程是波浪式前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辟了一条属于中国又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道路,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看到新的希望、有了新的选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在视频演讲中将近代以来不同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划分为西方早期模式、体制外依附模式、体制内依附模式、体制外独立模式以及中国模式。他认为,相较于西方现代化的“内闭”式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开源”范式,其中心原则是以人为本,具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古老智慧和文明特征。这种“开源”范式,不仅造福14亿多中国人民,更造福全人类。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片需要继续深耕的学术田野,也是一座值得继续深挖的学术富矿。赵芮表示,应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着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努力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故事,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合力;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加快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张冠梓指出,学术界一个重要任务是尽快澄清美西方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话术迷雾,向世界清晰展示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实践的背后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独特的价值引领、宝贵的经验启示,还有优越的社会制度保障,应当多维度、多视角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范畴、核心观点和理论体系,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01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