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马跃华 光明日报通讯员 戴佩琪
日前,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嘉庚精神·时代先锋”示范创建推进会上,该校海洋生物技术教工党支部书记徐鹏,深情讲述了自己亲历的党建和科研同频共振的故事。
早在2017年,厦门大学海洋生物技术教工党支部就踏上了攻克大黄鱼“白点病”的科研征途。鱼类的抗病育种,尤其是针对寄生虫病的抗病育种工作,在世界范围内都极具挑战性。面对这一难题,徐鹏常对团队成员说:“我们必须像嘉庚先生办学那样,不畏艰难,精益求精。”
为筛选抗病个体,教师党员带领学生党员们在育苗池前一守就是数月,成功开发出首个大黄鱼基因组育种芯片——“宁芯”系列高通量SNP芯片,实现抗病基因的精准筛选。在此基础上,党员们还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团队研制出升级版“宁芯4号”,为高效开展大黄鱼基因组选择育种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党建引领不仅体现在科研攻关上,更延伸至校企合作、成果转化上。如今,这项技术已推广至全国9家科研单位和育种企业,帮助养殖户新增产值超260余万元。
2024年7月1日,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厦门大学“嘉庚精神·时代先锋”示范创建工作正式启动,4个“南强先锋号”和6个“青年嘉庚号”党支部作为首批“嘉庚精神·时代先锋”示范创建单位接过鲜红的旗帜,将嘉庚先生“教育兴国”的宏愿,化作新时代党员的使命担当。一年来,厦门大学深入推进“嘉庚精神·时代先锋”示范创建,引领广大师生党员弘扬嘉庚精神,当好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排头兵”。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说:“我们开展‘嘉庚精神·时代先锋’示范创建,就是要努力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担当作为。未来,我们将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再建新功。”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02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