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影视锐评】
作者:赵晶晶(北京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教授)
推理综艺通过精心构建的案件谜题,让嘉宾化身侦探展开角色扮演,在抽丝剥茧的线索搜寻、环环相扣的分析推理和火花四溅的思维碰撞中,带领观众共同揭开真相的面纱。2016年《明星大侦探》热播引热议,掀起了一波创作热潮,使这种节目形态从众多综艺类型中脱颖而出。究其成功之道,既在于节目本身曲折离奇的情节设计、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所带来的强烈戏剧张力,也得益于嘉宾们在推理过程中展现的智慧火花与团队协作。更重要的是,这类节目在娱乐外壳之下,融入惩恶扬善、追求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实现了寓教于乐的艺术效果。然而,近年来推理综艺的发展陷入瓶颈。创作创新乏力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作品甚至转向以游戏化设置和低智搞笑情节来制造噱头。2024年,尽管上线作品数量不少,却未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25年已过半,仅有几档推理综艺上线,且市场反响平平。面对当前困境,推理综艺要实现突破,亟须在创新与深度上寻求新的平衡。
推理综艺看似是近年来新兴的综艺节目形式,实则有着深厚的艺术渊源,它巧妙融合了多种艺术门类的精华。从普法教育的功能来看,推理综艺继承了《今日说法》《法治进行时》等法制类节目的社会责任,比如《大侦探》第七季创新引入“合议庭”板块,通过法官对法律条文的专业解读,进行普法宣传。在叙事手法上,推理综艺吸收了《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刑侦剧的成功经验,通过多时空、多视角的叙事结构,为观众打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悬疑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为推理综艺提供重要借鉴。《唐人街探案》等悬疑片,不断探索通过变焦画面、俯瞰镜头等视听语言营造紧张氛围,也为推理综艺的创作手法创新带来启示。此外,推理综艺还借鉴狼人杀等桌游角色扮演、身份隐藏、投票决策等游戏机制,使节目中的“集中推理”环节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由此可见,推理综艺绝非简单的娱乐新品,而具有相当的艺术积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推理综艺的独特价值还在于它对综艺节目形态的创造性突破。这种创新表现在题材维度的持续拓展。从户外探险到密室逃脱,再到虚拟现实体验,节目边界不断延伸。更重要的是,许多推理综艺引入精神医学、心理学等专业视角,通过嘉宾互动和专家解读,探讨人性、伦理等深层议题。比如《明星大侦探》设置心理分析师角色,不仅丰富了推理维度,更引导观众从专业角度思考案件背后的社会成因。这种尝试赋予综艺节目以思想深度。
近年来部分推理综艺出现明显的质量滑坡,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创作者设置过多游戏环节,过于重视展示嘉宾的游戏体验,而忽略了节目的思想深度和故事逻辑。某节目以揭示学校背后的秘密为主题,结果嘉宾们经过类似密室逃脱的几个关卡后,“学校”突然变成了“老人院”。另一档节目将嘉宾置于境外电信诈骗基地的情境中,却用大量篇幅表现嘉宾起外文绰号、AI换脸的内容。这些内容过于碎片化,无法构建完整的故事逻辑,使推理沦为表面噱头。二是节目创作人才稀缺。相较于一般综艺节目,推理综艺对嘉宾的要求更加严苛,既需要出色的逻辑思辨和分析表达能力,又要具备一定的舞台表现力。这种复合型人才目前在业界供给不足,直接制约了节目的创新发展。近年涌现的几档综艺要么沿用原有阵容,缺乏新鲜血液,使人产生审美疲劳;要么虽然引入新人,却因推理水平和表现能力不足而难以撑起节目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推理综艺应进行系统性调整,以突破当前的发展瓶颈。在内容创作生产上,节目应精简游戏环节的设计,增强叙事的逻辑性和故事的思想性,将更多与现实相关的社会议题融入推理过程。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制作方应突破传统娱乐圈的选人思维,将目光投向更广泛的行业领域,吸纳具备专业推理能力或独特思维特质的跨界人才,比如与高校法学院、刑侦专业合作,选拔逻辑分析能力突出的学生,从剧本杀高级玩家、辩论赛选手、悬疑小说作家等群体中挖掘潜力新人。这类人才虽非传统意义上的“明星”,但其扎实的思辨能力和新鲜的表达方式,反而能为节目注入真实质感。
《明星大侦探》等优质节目的成功启示我们,推理综艺应让观众在解谜的快感中,不知不觉地训练了逻辑思维;在道德困境的抉择里,潜移默化地重塑着价值判断;在案件剖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法律知识;在角色扮演的体验中,设身处地地理解人性复杂;在团队协作的互动里,潜移默化地培养合作精神。这种多层次的认知体验,使推理综艺超越了单纯的娱乐功能,成为一种融合智力挑战、法治教育和人文关怀的复合型综艺节目。
更进一步说,推理综艺还可以成为综艺节目持续创新的试验田。创新是推理综艺与生俱来的品质,从最初融合“狼人杀”游戏机制,到后来衍生出实景推理等新形态,每次创新都为节目发展打开新的发展空间。当下,这种创新意识不应只局限在节目形式上,还可以向产业链的上下端延伸拓展。比如,某经典推理综艺节目启发游戏平台开创了狼人杀直播。此外,还可以开发移动应用、实景体验,通过跨媒介叙事、新技术应用,构建推理综艺IP,为整个文娱产业注入创新活力。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02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