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文化中国行】浙江宁海:一场青春与县域的双向奔赴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文化中国行】浙江宁海:一场青春与县域的双向奔赴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7-06 03: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文化中国行

  光明日报记者 曾毅 光明日报通讯员 蒋攀

  轻旋卡扣,木板秒变棋盘;翻转支架,椅腿弹出训练滚轮。合肥大学的夏靖彤没想到,她设计的多功能儿童户外桌得到了宁波腾浩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的认可。与厂家工程师的多次沟通完善后,户外桌定于9月正式投产,并已得到5000套欧洲订单。不仅如此,这款儿童桌还在几天前举行的“2025大学生联合毕业设计宁海行动”中获得一等奖。“给自己的本科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夏靖彤说。

  宁海县与东华大学2022年开启的联合毕业设计行动让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将论文写在大地,设计做在城乡。这座浙东小城以大地为纸,青春作笔,把毕业设计从大学的象牙塔里搬到了真实的中国县城肌理之中。

  “以往大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仅停留在校园展示,‘真题真做’让他们的创意落地生根,成为城乡发展的‘联合编剧’。”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发起人陈庆军说,四届活动中,有千余名学生奔赴宁海,将毕业设计深植于乡土实践。

  从2022年联合毕业设计于岔路镇启动,宁海的联合毕业设计地图已覆盖县域内9个乡镇街道,涵盖工业设计、艺术乡建、城镇更新、文旅开发四大领域,解决传统企业产品迭代痛点、提升古村落的活力、优化市民生活空间、助力农产品价值跃升。

  东华大学的何奉霖在宁海前童古镇发现了一角被遗忘的空地。空地上堆满了废弃建筑材料。他的毕业设计使这片荒凉变身为由集装箱改造的文创小院,集文创售卖、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如今,这个复合空间也成为他的事业坐标:“我们要让这里成为宁海文化传播的引擎。”现已成为小院主理人的何奉霖说。

  以“设计力”撬动可持续发展,宁海建立“政府搭台—青年唱戏—城乡共荣”的生态,让源源不断的青春智慧成为地方发展的共创力量。

  “每年年初,相关部门提出需求,专家评审后形成设计清单交给学生选择,订单式选题从根本上解决了设计与需求脱节的问题。”宁海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叶挺介绍说,针对学生选定的毕设题目,他们推行“1+1+1”导师制,构建起“需求对接—过程管控—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机制。

  大海边,开放式的舞台吸引了大量游客。江苏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施琰莹设计的“海边音乐剧场”让强蛟镇成为网红打卡点。“附近商铺一天能卖出500多杯咖啡。”施琰莹非常高兴自己的设计为当地增加了特色文旅体验。

  草地上,名为“奕乐年华”的多功能棋桌茶桌引来老年人围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毕业生赵怡针对老人设计的产品既可轻松翻转切换模式,又可以随时携带,兼具审美与实用,填补了市场空白。

  2024年,“全国联合毕业设计赋能人文乡村”入选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创造了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下的县域样本。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06日 04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