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为世界高铁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为世界高铁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7-10 05: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为世界高铁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来自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现场报道

光明日报记者 訾谦

  7月8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迎来全球铁路领域的高光时刻,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盛大开幕。备受瞩目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也同步拉开帷幕,吸引了全球目光。

  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521家企业齐聚一堂,在共同探讨高速铁路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路径的同时,集中展示当今世界铁路技术装备发展的最新成果。

  科技赋能——沉浸式体验高铁魅力

  记者走进国家会议中心展馆,只见机车车辆、智能化、安全保障等十大板块依次排开。在国铁集团展区,一块触摸屏前围满了观众——这就是数字孪生京沪高铁的实时展示平台。

  “我们在电脑中为京沪高铁生成了一个数字分身。”工作人员向围观的参观者解释说,一位来自德国的工程师边听边点头,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放大查看实时监测数据。据了解,通过沿途布设的大量传感器和视频监控设备,系统可以实时了解沿线桥梁、轨道、边坡等关键设施的运转情况。

  在展馆另一侧,一位外籍观众正兴奋地体验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自动驾驶模拟体验舱。“在中国坐高铁很舒适,但这样体验驾驶还是第一次。”交谈的同时,他的手指在操作台上不停跃动,眼睛紧盯前方大屏幕上飞驰而过的虚拟景象。体验舱精确模拟了驾驶环境,吸引了不少观众排队等候,大家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一独特体验。

  “看,它正在识别螺栓松动!”智能化展区传来一声惊叹。眼前,一台动车组车底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在模拟环境中工作。一位戴着安全帽的技术人员向观众解释:“这台机器人采用国内首创多模态+大模型故障融合诊断算法,故障识别率大于98%,能覆盖180多个检测项点。”

  来自巴西的铁路工程师在体验后感慨:“中国高铁的智能化程度令人震惊,特别是机器人的应用,将彻底改变铁路维护工作方式。”

  CR450领衔——明星产品彰显技术实力

  今年的展览上,最受关注的“明星产品”无疑是CR450动车组相关展示。在国家会议中心展区,CR450动车组以模型、数字样车和沉浸式体验区等形式呈现,吸引众多观众驻足。

  “我看到驾驶室了!”“座椅能自动旋转!”在VR体验区,几位小学生兴奋地尖叫。在该展台上,观众戴上设备就能“进入”CR450动车组内部参观数字样车。带队老师感慨:“这样的科普体验,在孩子们心中种下铁路梦想的种子。”

  与此同时,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CR450动车组样车银灰色的流线型车身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成为中外媒体镜头追逐的焦点。

  “大家眼前的车头设计,主题是‘科技之光’,这是我们对中国文化底蕴、智慧结晶和精神力量的具象化表达。”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主任设计师王雷向围拢的人群介绍,“光”的意象象征着速度与科技的完美融合,鹰隼般锐利的造型辅以“月辉银”的涂装,赋予列车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传递出前沿科技感。

  王雷向记者透露了更“硬核”的技术突破:相较于现役的CR400系列,CR450在车体轻量化方面实现了约10%的减重,运行阻力和能耗指标分别降低了22%和20%。这些核心指标的跃升,直接服务于一个宏伟目标——实现全球首次时速400公里高速铁路的商业化安全运营。“特别是在减阻、降耗、降噪等关键技术领域,它实现了质的飞跃,代表着中国高铁技术的新高度。”

  全链路协同——中国高铁树起国际标杆

  从轨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到房建高空作业机器人,从铁路通信的云化数据中心到施工建设技术的创新解决方案……本届展览会清晰地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中国高铁的持续领先,绝非单点突破,而是依托于强大、协同、创新的全产业链体系。

  上海坦达轨道车辆座椅系统有限公司展台前,负责人轻触智能座椅的调节按钮向来宾演示:“高铁座椅已从满足基本需求发展到追求智能舒适。新款座椅运用新材料和智能系统,提升了乘坐品质。”几位外国采购商轮流试坐,不断点头称赞。

  在中国中铁展台,惊艳亮相的HSP217T地质超前预报仪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专业人士驻足交流。“在如今的铁路建设中,盾构机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这台地质超前预报仪可以通过全方位的自动检测,实现对盾构机100米范围地质实时感知,对断层破碎带的预报准确率达90%,实现对不良地质的‘随掘、随探、随报’。”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总经理、中国中铁智能建造专业研发中心主任高红兵说。

  如今,我国已形成完备成套的高铁技术体系,覆盖高铁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等各个领域,研发了以复兴号动车组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

  “我国铁路技术装备的发展,不仅构建起安全高效的运营系统,还展现了中国铁路产业生态的深度、广度与活力。”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负责人表示,我国主持制定了国际铁路联盟(UIC)高速铁路领域全部13项系统级国际标准,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10日 10版)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