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论点摘编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论点摘编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7-11 04: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以建章立制为绿色低碳发展构建保障体系

  潘中祥、单胜道在《红旗文稿》2025年第6期撰文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制度建设能够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明确方向和稳定预期。增加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供给,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方能确保绿色低碳发展行稳致远。为此,应持续加强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创新,通过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让保护者受益、享用者付费、破坏者受罚,推动区域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通过完善绿色税收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通过强化环境监管制度,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盲目扩张;通过差异化、精准化的制度创新,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具有约束力、激励性与稳定性的规则保障;通过制度建设将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和要求、监督与考核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形成长效机制;将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的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形成从供给、执行到监督的制度闭环,通过制度建设为绿色低碳发展保驾护航。

  数智化有利于实现绿色低碳消费的多元驱动

  陈凯、李思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5年第1期撰文指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特征的数智经济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在数智化情境下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驱动机制,有利于协同推进绿色低碳消费。企业作为供给端的行为主体,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重构双重路径,驱动绿色低碳消费;对于消费者而言,数智化技术能够助力其突破信息不对称壁垒,矫正认知偏差,重塑绿色低碳消费行为;政府通过“强制性规制+激励性政策+服务性举措”的三重机制,构建绿色低碳消费制度框架;社会组织在促进绿色低碳消费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环保倡导、社区共建、资源整合和跨界合作,化解公众参与惰性与信任危机、数据获取整合有限等困境,推动绿色低碳文化培育与氛围营造。通过“技术赋能(企业)—行为重塑(消费者)—制度创新(政府)—文化培育(社会组织)”的多元多维驱动,推动绿色低碳消费多元共建共治共享,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11日 06版)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