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日报通讯员 伯 华
7月9日上午8点半,重庆忠县忠州街道香怡社区假期公益托管点内,50余名小学生已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开始做当天的暑假作业。教室墙上的课程表显示,这一天志愿者还会带着孩子们开展绘本阅读和手工制作。
“以前是‘神兽归笼,家长头疼’,今年暑假,社区有了托管点,孩子在这里既能学习又能交朋友,我们上班也安心了。”社区居民张敏和丈夫都是上班族,以前每逢暑假,他们最头疼的就是孩子没人管,得知社区今年要开设公益托管点,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今年暑假,忠县共设立了覆盖所有乡镇和街道的儿童暑期公益托管点,这些公益托管点统一被命名为“忠于所托”公益托管点,每个托管点配备2名专职工作人员和若干志愿者,开放时间为每个工作日上午9点至下午5点半。
“我们在前期调研中发现,70%的双职工家庭都面临着未成年子女暑期看护难题,我们根据这些未成年人的公布状况设立了36个公益托管点,根据家长报名和咨询的情况,预计整个暑期托管服务学生将超过5000人次。”忠县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忠县将“未成年人假期公益托管”纳入了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对公益托管点进行补贴,家长送托幼儿每天只需承担15元的午餐费,困难家庭还可以申请午餐费用减免。
在忠州街道中博社区的公益托管点,退休教师陈明华正在指导孩子们朗诵经典诗词。“听说社区要设公益托管点,我也是第一时间报名担任辅导老师。”68岁的陈明华说,“退休了还能接着为孩子们做点事,心里感觉特别充实。”
据中博社区党委书记孙卫琼介绍,目前已有12名退休教师和老干部报名参加社区为公益托管点推出的“银龄导师”计划,这些“银龄导师”为孩子们设计了学业辅导、科学实验、书法练习等8大类课程,其中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开设的“忠文化小课堂”特别受欢迎。
为了确保“忠于所托”公益托管点的品牌和服务质量,忠县还完善“县—乡镇(街道)—社区”三级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由县教委定期组织督导检查,各乡镇(街道)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社区负责日常运行,通过家长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推进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据忠县团委负责人陈孝芝介绍,暑期开始以来,各托管点平均每天接待学生约25人,其中城区托管点平均每天超过40人,团县委共招募了100多名返乡大学生在托管点开展志愿服务。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11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