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聚才论道】
作者:张天扬、房鸿宇(分别系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助理研究员)
7月17日,由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主办的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复赛,在北京顺义主赛区拉开帷幕,参赛项目覆盖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量子信息、关键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仪器设备/通用型关键零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中呈现全球科技创新前沿成果。据了解,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10055个创业项目、13150名创业人才参赛。
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举办各类大赛,创新探索了“以赛引才”的人才引进方式。这种方式通过场景化选拔,鼓励创新创业者围绕前沿科技领域公平竞技,将人才评价权交给实践,实现“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能力定胜负”,有助于摆脱传统人才引进方式“重学历轻能力”“重引进轻匹配”的泥淖,可有效破解“引才难、留才难、用才难”的困局。
搭建好“以赛引才”的平台
创新探索“以赛引才”,需要用好全球化合作渠道网络资源,搭建一个信息及资源的展示、匹配平台,让价值链条各方形成高效对接。不能只依靠单一机构的宣传,要寻找本土化精准传播锚点,设置“以才荐才”奖励机制,调动全球创投机构、创客青年的参与热情,鼓励他们奔走相告,吸引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加入。
一方面,搭建海外推介矩阵。构建“政府主导—机构协同—社群联动”的立体化布局,织密创新项目合作网络,打通海外项目推荐渠道和国际人才流动的“任督二脉”,让全球一流创客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比如,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会同六大世界顶级赛会,共同发起成立全球顶级创业赛会联盟,与国内外投资机构、商协会、产业园区、高校院所建立联系网络,已覆盖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精准触达数万名全球创业者。
另一方面,设置荐才奖励,提高多方积极性。奖励多少“伯乐”影响着引进多少“千里马”。荐才者往往是人才的导师或伙伴,设计激励机制有助于破解人才流动中的“信息孤岛”和“信任壁垒”等难题,形成可持续引才的“虹吸效应”。2025浦东新区“明珠杯”创业大赛设置精英人才伯乐奖,奖励积极推荐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参赛的专业机构和高层次人才,受到了普遍欢迎。
设计好“以赛引才”的赛道
创新探索“以赛引才”,需要设计好相关赛道。赛道设计需要将产业需求准确转化为技术命题,用赛制设计保障赛事公平,方便创新创业人才与区域找到发展共同体。
一方面,鼓励各地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和产业禀赋举办赛事,避免出现“追热点”“撒胡椒面”导致的资源浪费、转化低效问题。建议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情况,重点关注集成电路、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机器人、医药健康、生物医药等全球科技竞争赛道,为全球创业者搭建竞技、对接和交流的平台,发挥大赛对创新创业人才的牵引和集聚作用。不断完善“以赛代评”“以赛代产”机制,引导创新创业人才资源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同向发力,为技术升级积聚创新力量,推动获奖项目直接对接产业链资源,实现从竞赛场到生产线的无缝衔接,形成“赛道设计—人才集聚—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的引才效力。
另一方面,着力优化“过程透明、结果公信”赛制设计,确保大赛评审专业、公平、公正,增强创新创业人才参赛信心。设置初赛、复赛、决赛等多个赛事环节,由专业投资人、资深产业及技术专家组成的评委组进行层层选拔,综合考察项目背景、发展前景、技术创新等要素,全方位评审出优质项目,发现并奖励创新人才。要确保评委组的专业性、随机性,最大程度降低参赛人员与评委提前沟通的可能。比如采用评委“双随机”机制,即参评评委通过抽签方式从评委库中随机产生,比赛当日,再随机分配到不同赛场。
多举措留住创新人才和创业项目
创新探索“以赛引才”,还要多举措留住优质创新人才和创业项目,这需要“政策”阳光、“资本”雨露与“服务”沃土的共同滋养。用创业扶持政策为人才提供稳定预期;资本重在打通融资渠道,覆盖早期风险,加速成果转化;服务重在营造创新生态,提供全周期、专业化支撑,提升人才归属感。
坚持政策创新。采用超常规制度供给,灵活调整产业发展相关支持政策,对优质项目在产业、人才相关政策上明确资金支持额度和标准,降低产业赛道中优质项目试错压力,帮助项目破解落地壁垒。例如,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落地的优质项目,将获得创业资助扶持政策,优先获得政府股权投资资金支持,还享受所在区提供的奖金、人才、科技、金融、税收、场地、安居等一揽子优惠支持政策,为优秀创新创业人才打破资金障碍。
坚持服务赋能。聚焦创业人才的展示、交易、发展等需求,提供“管家式”服务和全周期保障,对创新创业人才在项目成果转化落地过程中提供公寓、共享实验室、创业空间等设施,对创业人才的企业运营、法律、市场、融资等方面进行专业辅导和孵化支持。例如,浙江杭州依托创新项目孵化基地,为优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全链条式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从入驻前定制装修方案、人才招聘、免费法律财务等运营支持,到入驻后提供市场开拓和政策支持的引介资源,全方位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人才切身感受到大赛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诚意和环境,进而省心、放心、安心创业。
综上,“以赛引才”的人才引进方式有助于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参与热情,并通过多维度和国际化的创业服务体系,帮助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实现人才价值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以政府政策支持、专业团队运营、社会资本参与,推动“以赛引才”长效可持续发展,让更多“千里马”在公平竞技中脱颖而出,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多智力动能。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7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