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努力学习共产主义,创造社会主义,世界责任在我肩……”在湖南省茶陵县列宁学校,保存着一份抗日英雄邓永耀为这所学校的前身——茶陵县立列宁高级小学所作的校歌。这首歌是他为青少年所作,时至今日,仍然闪耀着理想的光辉。
1912年1月24日,邓永耀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腰陂乡大南村(现茶陵县腰潞镇大南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期在私塾读书,成绩优异。1930年,邓永耀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共青团湘东特委委员。后来在区、县苏维埃政府做文书工作,草拟文稿。他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较高学识,文思敏捷,口笔均善,堪称党内“秀才”,待人诚恳和蔼,工作不知疲倦,深得同志们的好评。
1934年8月,邓永耀随红六军团西征。红二、六军团会合后,其先后调任红二军团政治部总务处长、红六军团宣传部长,后调红四方面军。1938年,邓永耀任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政委,率领400名新兵击毁了日寇40多辆军车,自此,邓永耀的英名在冀南传开。
1938年5月,任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兼东进二团政委的邓永耀,率领二团进到冀南永年县境内,部队夜宿野外,秋毫无犯,买卖公平。同时,他率领部队肃清土匪,城内百姓夹道欢迎东进纵队第二团入城。邓永耀在城内南大庙召开群众大会,宣讲党的抗日政策,指明革命方向和前途,号召各阶层民众团结抗日,并着手组建中共永年县委和抗日县政府、县民族战争战地委员会,相继成立县农民抗日救国会、县妇女抗日救国会等抗日组织,同时鼓励发展工商业,恢复集市贸易,号召农民大种高粱,发展农业生产,加快了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步伐。
1939年初,日军集中五个师团分多路“扫荡”冀南抗日根据地,邓永耀来到了东纵一支队,率部参加冀南五分区的反“扫荡”。3月3日晨,盘踞在武邑县城的日军向西屯一带“扫荡”而来,准备偷袭。这时,邓永耀正在西屯集中部队开会,待听到敌军的枪声时,情况已十分紧急。他果断命令一部分指战员组织和掩护群众转移,一部分约30名指战员由他亲自率领奔向西屯村西,抢占有利地形,担负阻击并将日军引入伏击圈的任务。在激烈的交战中,他头部和腿部均中弹,最终因伤势过重、流血过多,壮烈牺牲。
1940年,武邑县军政民各界在邓永耀墓前立碑撰文纪念,碑文载“邓公永耀,江南有志之士也……领导东纵驻军来武,以身作则,英勇杀敌,先后数十役……革命队里损支柱,杀敌场上消先锋,武邑群众相见最切,相感最深”。
邓永耀的壮烈殉国,也在全国引起震动。1939年4月1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刊载了《纪念邓永耀同志》一文,讴歌了烈士的光辉功绩和革命斗争的一生。1940年,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编印了一本油印的《烈士传》,刘伯承在序文中称赞邓永耀是“伟大的革命者,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直到今天,邓永耀的事迹在衡水市博物馆的抗战英烈事迹电子屏展播中均有收录播出,参观者可以在博物馆内了解英雄、告慰英雄。
在邓永耀曾工作过的茶陵县列宁学校(原茶陵县立列宁高级小学),邓永耀的故事也在被学生们传颂着。
“邓永耀同志为学校写下的校歌,字字都饱含着对理想的坚守和对青年的期许。我们会把他的故事融入思政教育,让孩子们知道要去践行的责任和担当。同时,组织红色研学、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明白,努力学习、担当责任,就是对邓永耀精神最好的延续。”茶陵县列宁学校校长谭弹力说。
(新华社长沙8月6日电 记者刘芳洲)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7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