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法国多地为何对青少年实施宵禁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法国多地为何对青少年实施宵禁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09 05: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连线】

  光明日报记者 孙铁牛

  近期,法国南部城市尼姆市、贝济耶市等多地纷纷宣布针对青少年群体实施宵禁。这既反映出法国部分地区治安环境恶化,也折射出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此外,宵禁的有效性、合理性引发了法国社会的广泛讨论。

  据法国媒体报道,今年年初,法国南部加尔省尼姆市皮塞温街区的广场发生枪击事件,附近一栋建筑的墙壁和电梯门上发现了弹痕。随后,一名19岁男子的尸体在附近村庄里被发现,尸体布满弹孔并被部分烧焦。这一案件被指与毒品交易有关。

  到今年夏季,鉴于毒品暴力犯罪活动持续升级并不断造成人员伤亡,尼姆市自7月21日晚间起,对16岁以下无陪伴未成年人实施宵禁。尼姆市宣布,在受贩毒和暴力事件影响的6个街区,16岁以下未成年人在21时至次日6时之间不得单独外出。据悉,该市安排了约60名警察来执行宵禁政策,以“终结这一连串的暴力事件”。

  与此同时,伊夫林省的塞纳河畔特列勒市则因破坏公共财物和盗窃案件频发,宣布对18岁以下人员实施从夜间11点至次日凌晨5点的宵禁。据报道,宵禁实施后,该市警察逮捕了部分违反该政策的青少年。

  从去年开始,法国南部城市贝济耶就开始对13岁以下青少年实施宵禁。不遵守宵禁规定的年轻人可能会被带到警察局或被遣送回家,父母也可能面临起诉。贝济耶市长罗伯特·梅纳尔表示:“当10岁的孩子凌晨两点在街上玩耍时,除了恶作剧什么也不会做。”

  实施宵禁后的地区治安形势有所改善,这一政策因此受到一些人欢迎。塞纳河畔特列勒市市长塞德里克·阿翁表示,“城市变得非常安静,家长们更加谨慎了,他们不想被看作是不负责任的父母”。一名该市市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此前,当一些青少年凌晨两点还在外面游荡时,他们的父母会说没有问题,可在孩子惹事后,他们又不愿承担责任”。

  尼姆市一位市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们在晚上再也听不到枪声了,外面的孩子也少了”。但她仍担心,短暂的宁静是因为很多人选择在暑期外出度假,而不是因为警方加强了执法,“九月份时再看看,不安全的情况会不会再次出现”。

  但在一些城市,宵禁实施后,暴力事件仍在发生。7月19日夜间,贝济耶市消防员接到火警后赶赴现场,不料却落入了“伏击圈”,歹徒使用烟花弹袭击消防员时,引发了居民楼火灾,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贝济耶市警察局长表示:“这不是偶发的街头暴力,而是一场以挑衅国家为目标、有意谋划的事件。”

  在另一座实施宵禁的城市利摩日,警方与数百名戴着头套、持有武器的人员爆发冲突。市长隆贝尔蒂称,从目前来看,宵禁的效果不佳。他认为,如果没有足够的警力来执行,那么该措施就毫无意义。

  塞纳河畔特列勒市警察局长安东尼·鲁埃坦言,宵禁政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仅被处以罚款的未成年人,并没有受到足够惩罚,又回来继续破坏和盗窃。“处罚过轻导致政策效果打折扣。”维莱克雷纳市长帕特里克·法西称,自今年夏季以来,该市已针对约40起违反宵禁规定的行为进行了罚款,但他对司法处理的迟缓感到遗憾,认为从发现问题到执行罚款的耗时太长。罗讷河口省莱佩讷米拉博市市长米歇尔·阿米尔表示,“宵禁措施的效果很难量化,它主要是一种心理上的作用”。

  此间分析认为,短期的宵禁政策“治标不治本”。蒙彼利埃律师协会的律师索菲·马扎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市长职权范围内可以实施的宵禁措施,原则上是临时的、例外的措施。她补充说,当前各地实施宵禁的理由都是试图阻止与毒品贩运相关的犯罪,而毒品犯罪不是一个市长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国家层面的问题”。

  专门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家托马斯·索瓦德认为,缺乏发展前景、在学校遇到困难等多种因素导致青少年难以进入就业市场,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从事犯罪社会学和安全政策研究的洛朗·穆基耶利表示,毒贩之所以容易拉拢青少年参与贩毒,是因为一些贫困街区里有很多很早就辍学、没有文凭的青少年,他们将参与贩毒视为改善生活的一种出路。

  “对未成年人实施宵禁,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法国人权联盟主席娜塔莉·特伊奥表示,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诸如育儿支持等方式,来帮助家长改善经济状况。她呼吁研究更好的教育措施,而非简单实施“压制性”的禁令。

  (光明日报日内瓦8月8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9日 08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