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生态环境部:多措并举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生态环境部:多措并举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27 04: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张胜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截至8月22日,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超6.8亿吨,成交额达474.1亿元;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成交额达2.1亿元。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2021年和2024年我国先后建成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碳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碳市场)。这两个市场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全国碳市场建设实现起步稳、运行稳,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30余项制度和技术规范,初步形成多层级、较完备的碳市场法规制度体系;在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方面,相关部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运用信息化手段智能预警数据质量风险,严厉打击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在扩大重点行业覆盖范围方面,在发电行业基础上,今年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强制碳市场,对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实现了有效管控。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这位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生态环境部将重点落实好以下工作——

  在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方面,生态环境部将根据行业发展状况、降碳减污贡献、数据质量基础、碳排放特征等,有序扩大强制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明确市场中长期碳排放配额控制目标,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配额分配方式由免费转向免费和有偿相结合,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加强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建立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不再新建地方或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同时,积极发展自愿碳市场,建立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加快生态系统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等重点领域的方法学开发。

  在提升碳市场活力方面,生态环境部将联合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碳质押、碳回购等政策制度,盘活碳资产,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节能减碳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稳妥推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参与强制碳市场交易、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自愿碳市场交易。

  在提高管理水平方面,生态环境部严格规范碳排放核查,完善重点行业核查技术规范。压实重点排放单位履行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的主体责任;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各种弄虚作假行为。此外,生态环境部还将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夯实碳市场建设制度基础,为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7日 08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