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为消防队伍思政教育配备人工智能“引擎”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为消防队伍思政教育配备人工智能“引擎”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09 03: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卢士成(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近期,一门特殊的“救援思政课”走进了全国不少消防救援训练基地。在这门课上,消防指战员能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构建高层建筑灭火虚拟场景,演练着复杂环境下的战术配合,身临其境地感悟着“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使命担当。

  改制转隶后,面对队伍结构多元化、任务场景复杂化等新特点,消防救援队伍深刻把握科技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推动消防救援队伍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为锻造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忠诚卫士提供坚实思想保障。在长期的观察与调研中,我们能深切体会到,运用好AI技术创新思政教育,是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锻造人才的重要路径之一。当前,我们还需在几个方面努力,增强人工智能对消防救援队伍思政教育的赋能作用。

  完善智能化思政教育资源整合体系。推动AI与消防救援队伍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提升队伍履行职能使命能力的必由之路。可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覆盖“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应急救援、人文心理、条令纲要”等多领域的智能知识图谱。技术赋能下,AI能解析应急救援前沿动态和队伍思想实际,通过智能消冗去重、逻辑关联,多模态智能生成具有鲜明消防救援特色的系统化、结构化“智慧思政资源池”。更关键的是,AI能结合时事热点与重大灾害救援案例,动态融合英烈模范先进事迹、队伍发展光辉历程等消防救援特色育人元素,按照灭火救援、监督执法、后勤保障、纪检审计以及机关、基层等不同岗位人员的职责特性与认知需求,智能生成“靶向型思政课程包”。这种精准供给模式能实现思政教育内容与消防实战需求的深度匹配,让理论阐释更贴合岗位实际,精神传承更融入履职场景,显著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推动“对党忠诚”的政治要求内化为全体队员坚不可摧的思想自觉,外化为“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行动本能。

  打造沉浸式思政教育智能实训平台。消防救援职业特点决定其思政教育须与业务技能训练深度融合,通过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情境代入,更好推动思政教育感染力向价值认同转化、实效性向行为自觉内化。破解队伍思政教育面临的时空限制、场景单一和内容同质化等难题,可依托AI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融合构建“思政教育+技能训练”系统,让思政内容更生动并入脑入心,在遂行任务中发挥作用。通过动态构建历史性救援瞬间、典型灾害事故现场和高风险任务推演沙盘,对一系列真实的消防救援案例进行智能化再现,队员可在零风险环境下反复演练战术配合、装备操作、指挥决策和安全管理,在高度仿真的情境化虚拟实训场景中锤炼专业素养。同时,“纪律严明”“赴汤蹈火”要求具象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反思的沉浸式情境。例如,某消防救援站引入AI赋能的沉浸式思政课堂,智能化再现重大事故现场,队员感同身受直面生死考验,在虚拟救援场景中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经过仅24个学时的完整学习,95%的队员表示“使命感更坚定”,心理稳定性测试得分平均提升32%。

  构建动态闭环的思政教育智能评估系统。针对传统思政评价中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价值、维度单一、连贯性欠缺的问题,以及价值塑造“只可感知、难以度量”的瓶颈,创新构建基于“评价—反馈—调控”闭环的智能评估系统。系统通过全域数据感知技术实时采集队员在线学习轨迹、研讨表现、虚拟实训行为及任务执行等数据,形成立体动态数据源。基于大语言模型深度分析,将队员政治素质养成、价值观培育、职业认同感生成等抽象过程转化为可量化指标,动态构建涵盖政治素养、思想认知、心理状态、学习效能、技术掌握、实战表现等六个方面的个人动态画像。通过标准化评价坐标系,实现个体成长数据的纵向追踪与群体素养的横向比对,推动评价从模糊定性转向精细量化。系统依托AI的全周期数据整合与预测分析能力,自动生成适配个体差异与群体需求的教育策略。由此形成的智能闭环可动态契合任务场景与队员成长阶段,驱动教育内容与方法革新,实现“虚拟淬炼、实践反哺”良性循环,为铸牢消防救援队伍“召之即来,战之必胜”的思想根基提供技术引擎。

  完善多维协同的智能赋能支撑机制。确保AI赋能思政教育行稳致远,关键在于构筑坚实的人才、制度和资源协同支撑体系。人才方面,着力锻造“懂AI善思政”的复合型骨干队伍,将AI应用能力纳入政工干部基本功规范,实施专项强化培训,提升其运用AI进行精准教育分析、智能内容设计、高效互动研讨与量化效果评估的能力。同时,依托AI模型在灭火救援、监督执法等业务一线识别具有思政潜质的人才,通过“订单式”培养与岗位轮换交流机制,打造精业务通思政的复合型后备人才库。制度方面,将AI赋能思政建设纳入队伍现代化发展整体规划,完善立法立规与配套政策,明确技术应用边界与数据安全保障要求,建立稳定投入机制,激发体系创新内生动力。资源整合方面,高效联通高等院校思政专家、应急管理学者、心理专家、计算机工程师等跨界智力资源,建立可动态调配的“云端专家库”,打造响应迅速、支撑精准的“智慧外脑”,为消防救援队伍思政教育的智能化实践与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协同。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9日 08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