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无声画卷铸长歌——评《雪原上的星星火·杨靖宇和抗联少年营的故事》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无声画卷铸长歌——评《雪原上的星星火·杨靖宇和抗联少年营的故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28 04: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李非(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秘书长)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在此时间节点,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李晨推出了抗战题材的绘本《雪原上的星星火·杨靖宇和抗联少年营的故事》,向英雄献礼。在此之前,他创作了大量抗战题材作品,包括为中国邮政设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纪念邮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普通邮资明信片等,还刻画过赵一曼、李兆麟、马占山等一系列中华民族抗日英雄和抗联将领形象。

无声画卷铸长歌——评《雪原上的星星火·杨靖宇和抗联少年营的故事》

杨靖宇和抗联少年 选自《雪原上的星星火·杨靖宇和抗联少年营的故事》

  绘本《雪原上的星星火·杨靖宇和抗联少年营的故事》,以四季更迭为轴,描绘出杨靖宇与抗联少年营的孩子们日常生活、战斗的场景——杨靖宇护送他们迁徙到安全区,教他们搭建秘密营地,教他们瞄准、射击和保养枪支,教他们如何利用战略战术打败敌人。画面还表现了杨靖宇与当地百姓的鱼水情深。作者深谙儿童心理,以娓娓道来的叙事节奏和栩栩如生的绘画语言,将读者代入抗联少年营成员的视角,力图在情感共鸣中建立与历史的联结。绘本因此超越了单向输出,通过视觉架起了历史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李晨的作品大多为黑白素描,这部绘本却是一部彩色作品。为了更好地突出孩子们与杨靖宇在一起的“四季”,他采用了素描加色彩的技法。在环境氛围的营造上,主要运用冷灰色调。一方面,冷灰色调逼真地再现了林海雪原的酷寒凛冽,准确传达了抗战的艰苦卓绝。另一方面,皑皑白雪中少年们面庞上的一抹暖色,展现了在杨靖宇守护下孩子们的生活状态和对生活的希望。

  为了更好地了解杨靖宇的生平,作者广泛搜集各类史料。比如他从当年巴黎发行的《救国时报》找到一篇题为《小英雄口中的杨靖宇》的文章,文中写道:“他有许多地方令人佩服。他不怕牺牲,不怕困难,舍身救国,坚持抗日;他打仗勇敢极了,越是在困难时刻,他越有精神。为了鼓励有些胆小的队员,他一人跑在队伍的最前面,高喊着‘前进!’这个时候有杨司令在我们身边,什么也不怕了,我们不能落后,不能让司令员受伤。”这段文字成为该绘本创作把握人物关系的重要依据,作者从中提炼出少年视角下杨靖宇的多维形象,既脱离了脸谱化的英雄塑造方式,也精准奠定了儿童叙事中应有的情感基调。

  除了在史料中寻找创作依据,作者还远赴辽宁东港乡村中学,寻找具有山林生活印记与朴实面孔的少年作为模特,让这些孩子们穿着历史服装体验作为抗联少年营成员的感受,并引导他们在山林中奔跑跳跃、嬉戏玩耍,做出持枪射击、砍柴等动作,在动态中捕捉人物的体态语言与精神气质。这种创作方式,超越了静态写生,使画面中的少年形象充满了艺术生命力。

  为了还原历史,作者多次赴东北抗联纪念馆实地考察,对东北抗战时的自然人文环境、枪械种类特点和服装鞋帽等道具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与梳理,还特意定制了当时的老式羊皮袄,把塑料扣更换成铜纽扣。在这部作品中,从冰天雪地的林海雪原到抗联营地,从战士们的武器装备到战略物资,作者都表现得准确翔实。

  在构图上,绘本充分运用广袤的林海雪原作为背景,以杨靖宇与众多英雄少年的相互映衬,构筑“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的壮美情景。在描绘战斗场景时,绘本并非简单地堆砌画面,而是精心塑造每个英雄独有的战斗状态,通过他们不同的动作、表情以及弥漫的硝烟,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壮烈生动地呈现于小读者眼前,以便让少儿理解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感受抗战岁月的艰难与英雄们的伟大。

  绘本最后,作者用三幅画描绘了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终于壮烈牺牲的情景。英雄杨靖宇走了,但是他高尚的精神和伟岸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了这一瞬间。这些画面超越了文字的描述,无需复杂的解读,孩子们就能从极具冲击力的画面中,感受杨靖宇在生命最后一刻的英勇无畏。

  沉浸式的视觉体验是这部作品独有的魅力,当孩子们的目光掠过那些在硝烟中奋勇前行的身影,感受画面传递出的紧张、悲壮与不屈时,英雄们的形象便不再是遥远模糊的概念,而是具象可亲、令人起敬的形象。绘本以直观且深刻的方式,传递出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这份由视觉冲击带来的情感共鸣,将在小读者心中播下对民族历史、对先辈精神的认知与敬仰的种子。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绘本《雪原上的星星火·杨靖宇和抗联少年营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创作思路。作者以其对历史的敬畏、对艺术的创新,创作出了孩子们视角中鲜活的杨靖宇形象,提供了严肃历史主题儿童绘本创作的方法和例证。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8日 11版)

[ 责编:任子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