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让慈善阳光温暖社会每个角落
——全国多地同步开展第十个“中华慈善日”系列活动
光明日报记者 任欢
9月5日,我国迎来第十个“中华慈善日”。围绕“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主题,民政部、中央社会工作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七部门联合启动的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潮。各地以多样化实践推动慈善理念深入人心,让慈善阳光温暖社会每个角落。
作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七部门此前印发通知,明确将慈善文化融入机关建设、企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社区治理和家庭家风培育,通过政策解读、案例推广、活动创新等方式,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慈善。如今,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家庭,“人人可慈善、处处可慈善”的氛围日益浓厚。
在上海,慈善事业呈现多元发展活力。2024年全市新增慈善组织35家,慈善信托备案资金突破1亿元,不少慈善超市成为“网红打卡地”,“上海慈善周”活动更推动了慈善文化进社区、进楼宇,让公益服务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同时,上海率先出台《慈善组织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指引》,以行业自律守护慈善公信力。
贵州将民族文化与慈善实践深度融合,在黔东南州台江县举办的第十一届慈善项目推介会上,公益“村BA”篮球赛成为最大亮点。16支代表队对应16个公益项目,观众可通过线上平台为喜爱的队伍捐赠,实现“观赛即公益”;赛场周边的非遗集市义卖同步火热,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手工艺品收益定向用于乡村全面振兴,让慈善在文化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海南以“慈善季”形式延伸宣传周期,启动仪式上,音诗画《穿越风雨的光》再现台风“摩羯”灾后重建中,爱心企业捐赠8100余万元物资的暖心场景,现场8家企业、4家社会组织更是举牌捐赠3473万元。当地还通过慈善夜市、公益体验等活动,推动慈善文化走进机关、企业、乡村、社区、家庭,让“随手做慈善”成为新风尚。
河南、天津等地则紧扣“五进”要求细化举措。河南在艺术中心举办专题活动,同步启动慈善文化“五进”仪式,通过豫剧演唱、诗朗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慈善理念。天津在机关开展慈善文化讲堂,在企业推动“万企兴万村”公益行动,在婚姻登记处打造“颁证+慈善捐助”特色场景,引导新人以公益开启幸福新起点。
随着慈善文化“五进”活动持续推进,慈善正从单一捐赠向多元参与转变,成为促进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温暖动能。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06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