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讲武堂】
作者:白承森、贺志庆
2025年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举行了盛大阅兵。这次阅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是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的重要体现,充分彰显了我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能力。
这次阅兵,所有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都比较高,不仅展现了国防科技发展的成果,也反映出未来作战理念、作战方式发展变革的趋势。
情报侦察:多维一体、全域感知
情报侦察是获取态势信息、活动规律和发现关键作战目标的主要方式,通过陆、海、空、天等多种平台和手段,进行全面、多维的情报获取、分析、融合及分发,从而为指挥员作战决策、下达指令和协同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此次阅兵中,预警探测方队展示的国产新一代高机动雷达,具有探测范围广、作战职能更多、机动能力更强等特点,能够远近衔接,实现高效协同工作,用于探测隐身战机、弹道导弹等目标,成为守望国家空天安全的“千里眼”。网络空间作战方队的4型装备集指挥控制、侦察感知、网电对抗于一体,具有技术先进、体系集成、快速应变等特点,是筑牢网络边防、赋能联合作战的新锐力量。特种机梯队展示的3款特种机集中展现了我军主战装备迭代升级、快速发展的强大能力,其中运-9反潜巡逻机是用来发现和侦察敌方潜艇的一个设备;运-9电子侦察机主要遂行电子情报收集和作战支援任务,能够侦察掌握区域电磁目标态势。信息支援方队编配的战场网云车、数智赋能车、天地组网车、信息融合车,能够快速构建新型网信体系,有力支撑联合作战。
未来情报侦察的方式,将依托军事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向太空和深海领域扩展,突出网信与察打一体深度智融,实现对战场态势的全维感知、快速响应、智能反制,从而为获取制信息权提供可靠保障。
指挥控制:实时精准、人机智联
指挥控制是C4ISRK(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侦察与杀伤系统)的作战体系中的关键,是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对部队作战或其他行动进行掌握和制约的主要方式。各级指挥机构及指挥员虽分散部署在各个地域,但需要通过统一的指挥控制信息平台实现作战指令的顺畅流转、作战行动的高效控制以及体系效能的聚合释放。
作为空中“千里眼”与“云天中军帐”的预警指挥机梯队编配了两型预警机,预警机是现代空战中的重要装备,它不仅是空中作战指挥中枢、预警探测平台,还是各类信息、各种装备实现互联的重要载体。此次参加受阅的空警-500A,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中型预警机,主要担负空中巡逻警戒及指挥控制任务,大幅提升了远程机动和复杂环境下的综合预警、联合指挥控制能力。
核导弹第二方队。新华社发
未来作战,指挥控制将在“形散神聚”的作战理念驱动下,由网络空间作战与预警指挥机通过各自的优势,共同构建高度灵活且紧密协同的作战体系。在空地一体化作战中,空军战机与地面部队借助指挥控制信息平台共享目标信息、战场态势及作战指令,实现空中打击与地面进攻的无缝衔接。此外,量子保密通信能够采取“一次一密+量子密钥分发”的方式,有效保证了指挥控制链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未来指挥控制的方式,更依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的加持,并注重指挥信息系统的灵活性、开放性和抗毁性设计。量子计算机在作战方案快速生成、态势研判、智能指挥决策等方面具有传统计算机无法比拟的优势,指挥员的人脑与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将有机融合。这种指挥控制方式将充分发挥大模型在知识获取、推理和运用方面的优势,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更高效和灵活的途径。
无人作战:攻防兼备、自主协同
陆上无人作战装备。新华社发
无人作战是在没有或有限的人工干预情况下,利用通信、导航、自主控制技术和先进算法实现无人装备与作战环境的智能交互,独立执行一项或多项作战任务的行动方式。当前处于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这一阶段,还需要发挥人的决策优势和机器的快速反应能力,以有效适应极端恶劣的战场环境,最大限度降低战斗减员风险,同时提升整体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
此次阅兵展示的地面突击方队、对空抗击方队、陆上无人作战方队、海上无人作战方队、空中无人作战方队,反无人机方队等,正在加速构建有人无人互补的现代化火力打击体系。无人机可配合机械狼前出侦察,为空航、海航、陆航以及地面大口径火炮发挥强大的密集火力抢占先机,实现有人无人优势互补。无人舰艇、潜航器配备的先进雷达与电子侦察设备,可实现数据互联、信火一体杀伤。其中无人作战领域的受阅力量尤为瞩目,具体包括陆上无人作战方队(展示了侦打突击无人车、无人战车、扫雷排爆无人车、班组支援无人车与多旋翼无人机等多型无人装备)、海上无人作战方队(受阅的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艇、无人布雷系统,具备隐蔽布放封锁、自主探测识别、集群组网攻击等作战能力,是海上作战的“奇兵利器”)、空中无人作战方队(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舰载无人直升机等装备,可隐蔽出击、广域覆盖、自主协同,创新未来空战新样式)和反无人机方队(反无弹炮系统、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成体系建设,可拦截无人机、巡飞弹等目标,既能软杀伤,又能硬摧毁,是反制无人机的强大“铁三角”),覆盖陆、海、空多维度作战场景。
空中无人作战方队。陈城摄/光明图片
反无人机装备综合集成了“弹、炮、光、波”等新式作战手段,微波武器能够输出吉瓦级的高功率脉冲,用于烧毁敌方的电子设备和杀伤作战人员,形成了具备多维度、全方位、智能化的火力拦截体系。舰载激光武器,具备精准毁伤、持续打击的突出优势,成为打造海战攻防新规则的“光之利刃”。激光武器有着响应速度快、命中精度高、无附带损伤、效费比高等诸多优点,能够发射肉眼不可见的高能光束,使数公里外的飞行器瞬间凌空解体。
未来无人作战的方式,会伴随全自主控制、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与反无人作战方式紧密关联。这需要科学编配海、陆、空、火、网、电等多个军兵种的作战力量,在着重提升多层次、多手段的综合预警探测监视能力的基础上,强化信息融合与利用、异构无人集群等攻防兼备的部署方式方法,构建远中近结合、高中低并重的软硬兼施的火力配系,实现全域、全程、全谱的“撒网式”“点穴式”的一体杀伤。
后装保障:集约高效、智能配送
后勤装备保障是国防和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部队遂行任务、满足各类需求以及维持战斗力而实施的保证性和服务性活动的基本方式。后勤装备保障既要考虑动员实力、军民联动和可持续发展,还要适应新的作战样式和战场环境,以形成战保一体的新生态。
此次阅兵中的后勤保障方队装备为野战急救车、野战帐篷医院系统、运加油车、基地化热食快餐保障系统,兼具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特点,功能齐备、方便快捷,能很好地满足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战略战役支援保障需求。同时,官兵热食保障、战场医疗救护、装备加油补给等都更加优质高效。这些装备不仅丰富完善了我军现代后勤保障体系,也大幅提升了联合保障能力。装备保障方队的新型抢修车、轮式装备抢救抢修车、拆装修理车、机电检测维修车,作为武器装备的“铁甲医院”,具有全天候全地域装备保障能力。新型抢修车,主要用于对我军各型号轮式车辆、轻武器进行检测维修;拆装修理车,主要用于在野战条件下完成大部件的吊装作业、换件修理;机电检测维修车,是野战条件下功能完备的综合维修作业单元;轮式装备抢救抢修车,集拖救、拖牵、起吊、应急修理等功能于一体,主要用于大型特种轮式装备的抢救抢修。抢修车辆能够实现精准抢修,确保了武器装备的高可用性和作战的连续性及持久性。
未来作战,后勤保障和装备保障,通过装备的模块化、集成化和信息化,实现了保障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和精准配送。班组编配的支援无人车是一种智能化的伴随保障装备,它配备先进的自动化仓储和运输系统,可与作战单元协同行动,遂行弹药保障、物资器材给养等保障任务,并贯穿作战全过程。
未来后勤装备保障的方式,将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在后勤装备保障领域的具体应用,并催生出基于机器伴随的前方自给式保障、基于无人平台的直达配送式保障、基于多维感知的远程支援式保障和基于体系智联的一体融合式保障的新模式,这将形成从供应源到一线战场的无缝链接,为作战部队提供“适时、适地、适量”的全方位保障。
(作者单位:陆军指挥学院)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4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