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这场“千年之舞”,跳得正欢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这场“千年之舞”,跳得正欢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21 01: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节庆里的中国】

  光明日报记者 陈冠合 吕 慎

  秋风送爽,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珠藏镇凤凰山岭下稻谷飘香。银饰叮当,芦笙悠扬,数万苗族同胞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一年一度的青山羊场跳花节正要开场。

  跳花,苗语称“欧叨”或“欧岛”。跳花节,因其围绕花树歌舞的形式得名。这一习俗可追溯至西晋时期,是织金苗族最古老的民俗节日。在织金县内,有20余处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花坡场所,其中要数珠藏镇的青山羊场花坡最为热闹。

  跳花节,跳的是花坡,讲究的是相聚。在当地传说里,很久以前,迁徙至青山的苗族先民,在此地依依惜别,分头垦荒定居。高山之巅,交通不便,分别之际,苗族首领杨鲁与大家约定:以分别之地为每年相聚之所。因分别之日恰逢农历七月十三后的第一个“未(羊)”日,每年的这一天便成了青山花坡的起跳日。

  此后,每当凤凰山岭谷花再次飘香,来自织金、纳雍、黔西等地的苗族群众都会相聚青山羊场,跳花、对歌、寻找知音。2019年,苗族跳花节(织金县)被列入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跳花节,不仅是亲友相聚的节日,更是一场民族文化的盛会。跳花节前,苗家男女老少都要赶制新衣,准备礼品。老一辈苗族妇女会为女儿亲手缝制最精美的服饰,将祝福与牵挂都绣进一针一线中。苗家姑娘身着精心刺绣的衣裙,行走时头顶银冠闪耀,起舞时腰间银饰叮当,成为青山羊场上最动人的风景。

  活动开始时,德高望重的苗族长老会将象征着生命和繁衍的花树立于花场中央。男女老少围着花树歌舞,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敬畏。随后,芦笙舞、摔跤、赛马、对情歌等传统活动轮番上演,大家共同庆祝丰收、畅叙情谊。

  时光流转,乌蒙群山不再是阻隔,丰收的土地上连年稻谷飘香。日子逐渐富足起来的苗家人,仍会年年相聚在青山羊场,共赴这场“千年之约”。文艺表演、互动游戏、沉浸式民族文化体验……近年来,跳花节活动形式更多样丰富,成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闪耀“名片”。

  芦笙歌起,换上了苗族服饰的贵阳游客李先生挤在人群中,脚下节奏不自觉加快:“这里的‘最炫民族风’好看又好玩,安逸得很嘞!”今年的青山羊场跳花节于9月5日至7日举行,短短三天时间吸引了10万人次参与。

  热闹起来的不仅有文化活动,还有蓬勃发展的“跳花经济”。烟火升腾,香气四溢的烙锅、清凉爽口的荞凉粉、风味独特的臭豆腐,琳琅满目的美食吸引着每一位前来参加盛会的游客。苗族服饰摊贩王应先高兴地说:“我们40多个员工全部上来青山羊场摆摊,每天收入都是一万多元。”

  跳花节,正“跳出”更多好日子。“我们从8月中旬开放摊位预定以来,500个摊位很快就抢完嘞!”珠藏镇青山村村支书余朝亮介绍,村里把摊位管理费用都用于修桥补路、安装路灯等公共设施建设,让村集体收益反哺村民日常生活。

  夜幕低垂,篝火烧得正旺,欢歌在凤凰山岭间回荡。青山羊场花坡上,苗族同胞与游客们手牵手,跳着欢快的歌舞围成了圆。这场“千年之舞”,跳得正欢畅嘞!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21日 05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