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聚才论道】
作者:汪 怿,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北京、天津、河北共同推进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互通互联;成渝城市群人才不断唱响“双城记”……近年来,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多核心、多层次的城市群,会聚了众多人才。打造更多更好的以城市群为基础的人才发展平台,正在成为人才强国战略布局新的侧重点。
所谓城市群人才发展平台,是以特大城市为核心、以若干大城市为单元、以城市之间构成网络为基础,推动人才集聚流动、赋能人才成长发展的平台,具有分工合作明确、相互作用影响等特征。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才把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城市群,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选择。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也意识到,打造城市群人才发展平台,能更好吸引、赋能人才发展。
打造吸引人才的“强磁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更多更好的城市群人才发展平台,需要把共同打造创新平台放在首要位置。
推进城市群共建共享大科学设施、重点实验室,联合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室)、领军人才工作室、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实践基地、研究生创新基地等,做大做强产学研用对接平台,共同打造吸引人才的“强磁场”。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方面,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联合推进校地企科研攻关、产业技术创新等项目合作,建立科技研发、市场对接、资本赋能的高效联动模式;在共建创新基地方面,支持城市群域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深化战略合作,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布局,加强教育知识体系与产业需求动态匹配,培育一批引领区域产业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和标志性项目,推动产教融合、资源互通、人才引育双向驱动。
在此过程中,还要强化配套政策和相关工作,让人才的创新创业发展变得更简单、更便捷。比如,可参照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互认,构建城市群人才身份互认和能力层级转换体系,有效降低相互之间的门槛,让人才在城市群之间合理流动、充分发展,减少人才资源的错配。也可推动城市群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团体,共同制定发布重点产业、新兴领域新职业、新岗位的地方标准,支持纳入国家职业大典、成为国家职业标准,从而让城市群的人才共享同一标准、能力框架、评价体系。
为人才提供高水平服务
服务是人才发展的内在需求。打造更多更好的城市群人才发展平台,需要把共同构建服务平台放在关键的位置上。
共同推动城市群对接各地人才服务资源,建立功能健全、高效便捷的一体化人才服务体系,搭建诸如京津冀外籍人才服务联合体、长三角人才服务联盟、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发展生态联盟等区域人才服务机构联盟平台,组织各地人才市场机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人才公共服务中心等加入联盟,共建人才协同服务机制,共同开展招才引智、人才猎聘、创新创业支持、人才发展投资、人才咨询等多重服务项目,为吸引、集聚、留住和发展人才提供高水平服务。
同时,围绕人才的全面发展,共同打造多元发展、多层并举的服务内容、服务链条。可统筹编制人才需求目录,拓展整合人才引进渠道、平台,加大城市群之间跨区域“单一窗口”“一网通办”布局力度,让人才引进更清晰、更便捷;围绕影响引人聚才的“关键小事”,整合职能部门,共同开发系列服务项目,常态化推动服务资源、服务职能、服务流程整合,对人才提出的急难愁盼问题,快速响应、及时办结。推动城市群域内人才双点或多点共引、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和服务共用,支持城市群域内人才联合申报国家、省市级各类重大攻关项目、产业项目,共同实施产业重大关键技术联合申报、联合攻关项目。
更好发挥人才市场机制作用
统一要素资源市场,能够有效促进人才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有序流动、高效配置。打造更多更好的城市群人才发展平台,需要把共建市场平台作为重要基础。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吸引集聚人才提供关键动能。破除人才、技术、资本、信息、数据等要素流动障碍和壁垒,解决招商引资、招人聚才、门槛、资格等标准不同、规则不同、执行不同等问题,加快形成统一的区域人力资源市场,积极发展灵活高效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化手段,推动各类人才资源的集聚、配置、利用,更好发挥人才市场机制作用。
同时,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能级。一方面,要推动城市群人力资源产业园优势互补、错位共享,助推组建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学会)联盟,促进产业(行业)人才交流集聚。在人才创新创业方面,共同出资成立“创新创业券”,建立人才载体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创新资源共享使用。另一方面,加大人力资源市场与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数据要素市场的联动,进一步畅通国内循环,实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比如,在人才融资方面,联合建立人才创投基金、融资平台,引导区域外天使投资、创投资金向区域集聚,享受同等待遇。面向创新创业人才同步开展“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金融创新项目,支持异地享受同等待遇。
综上,要把创新的动能、服务的机制、市场的动力放在城市群人才发展平台建设的重点,让城市群人才发展平台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一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21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