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数字赤字居高不下困扰日本经济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数字赤字居高不下困扰日本经济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21 03: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高庆哲

  日本财务省日前发布的日本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包括运输、旅游、通信、数字服务、知识产权费等在内的日本服务贸易收支出现1.3779万亿日元逆差。其中,数字收支中因数字服务对外支出持续扩大而导致的数字赤字尤为突出,达3.4810万亿日元,直接拉高了日本服务贸易收支逆差的整体水平。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数字收支主要由数据云计算和云存储等“通信、计算机及信息服务”、网络广告等“专业及经营管理咨询服务”、影视音乐订阅播放等“版权使用费”构成。日本财务省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数字赤字额度虽较去年同期减少3.3%,但仍创下历史第二高纪录,达到10年前同期的2.6倍。值得注意的是,因访日游客的购买力旺盛,日本旅游收支创下有半年度统计数据以来的历史最高顺差纪录,达3.6065万亿日元,但这一服务贸易顺差几乎完全被数字赤字抵消。

  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发布的报告分析称,数字赤字的不断扩大,反映出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服务在日本企业和个人生活中不断普及,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日企通过有关服务更便利、更迅速地接入国际市场体系。但整体来看,数字赤字居高不下仍将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一是直接导致国家整体赤字水平膨胀及国家财富外流;二是若日企持续增加对外数字服务的支付力度,可能挤压企业原本应用于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投资空间;三是日本社会中诸如电力、能源等重要基础设施的数字服务若过分依赖特定海外供应商,将造成一定的系统性风险,一旦出现意外情况,从企业经营到日常生活都将遭受全方位冲击。报告还提醒称,如果这一局面持续下去,日本的数字服务市场恐将被少数海外寡头企业垄断。尽管相关服务被突然中止的可能性较低,但在服务协议条款、技术规范设定、费用分配机制等方面,海外供应商若持续掌握主导权,日本国内的监管力量将难以有效介入。

  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显而易见。《日本经济新闻》分析认为,首先,日本对美国“GAFA”(谷歌、苹果、脸书及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公司的依赖日益加深,从企业到个人无不使用诸如谷歌的搜索引擎及云服务、亚马逊的电子商务系统等;其次,企业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而日本本土数字产业发展滞后,难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客观需要,导致其数字赤字的不断攀升;再次,Netflix、Spotify等海外影视、音乐公司的内容服务成为日本民众日常娱乐的主要选择,美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近年来也在日本企业及个人生活中持续普及,成为日本数字赤字扩大的一大诱因。

  《朝日新闻》报道称,在此前的日美关税谈判中,日本政府实际上向特朗普政府提出过美国对日数字顺差过高的问题,但“过分关心传统制造业回流美国”的特朗普政府并未对此给予重视,此事最终不了了之。《朝日新闻》援引日本政府内部人士的评论称:“我们不断提出相关疑问,但从未获得美国政府的积极回应。”

  针对数字赤字居高不下的问题,日本政府近期推出了相应的应对政策。《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9月19日,日本政府召开了旨在制定数字服务产业海外扩张政策的部长级会议,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在会上表示将“在未来几年提供大规模战略性产业支持政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培育日本国产云计算服务商并助推其“出海”发展,同时支持动漫等优势产业以直营方式向海外发行,形成知识产权及服务内容的规模化盈利等。

  《日本经济新闻》指出,日本经济产业省今年4月发布的自主数据模型测算显示,至2035年,日本数字赤字规模可能扩大至18万亿日元。若外资企业在日本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赤字规模将可能暴增至28万亿日元,这一数字将超过2024年日本矿物燃料的进口总额(25万亿日元)。

  三菱综合研究所的报告也显示,来自海外的数字服务与基础设施已深度渗透日本社会,全部替换为国产品牌实际上难以实现,目前在云计算服务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美国企业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仍将延续。这意味着,日本企业与个人使用数字服务越频繁,数字赤字就越大,持续扩大的结构性矛盾难以消解。从这个角度看,短期内消除数字赤字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光明日报东京9月20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21日 07版)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